西北植物学报

研究报告

  • 植物群落覆盖度和浅层地下水埋深对沙柳乌柳种子天然更新的影响

    李小龙;张国盛;牧仁;杨宝山;高占成;

    采用样地调查法,研究了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毛乌素沙地天然更新分布区内沙柳和乌柳的更新特征、更新苗数量与高度、植物种类、植物群落覆盖度、浅层地下水埋深等,并运用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沙柳、乌柳更新状况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沙柳、乌柳更新仅发生在水分条件较好的下湿低地内,种子当年更新幼苗数量平均为37.8株/m2,最高可达到260株/m2;更新苗数量与浅层地下水埋深和植物群落覆盖度均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是-0.220和-0.565**;沙柳、乌柳天然更新的最佳条件为植物群落覆盖度在20%~60%、浅层地下水埋深在30~60 cm的丘间低地.

    2011年05期 164-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9K]
  • 太白山几类植物群落灌木及草本层的最小取样面积研究

    任学敏;杨改河;王得祥;秦晓威;刘振学;赵双喜;白宇;

    采用2条非饱和与2条饱和曲线方程对太白山7种类型植物群落(Ⅰ.锐齿栎林、Ⅱ.铁橡树林、Ⅲ.红桦林、Ⅳ.巴山冷杉-牛皮桦林、Ⅴ.巴山冷杉林、Ⅵ.太白红杉林和Ⅶ.头花杜鹃-大毛状薹草灌草丛)灌木及草本层拟合的种-面积曲线,计算研究精度要求分别为60%、70%、80%、90%时各群落各层的最小取样面积,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群落灌木及草本层最小取样面积均随研究精度增高而增大,群落Ⅰ~Ⅶ灌木层的取样面积分别为96、35、73、63、75、1701、8 m2时,草本层为91、91、57、59、71、657、m2时,可满足精度80%以下的研究要求;灌木层的取样面积为163、62、122、104、120、296、35 m2时,草本层为150、151、109、110、126、1192、9 m2时,可满足精度90%的研究要求.方差分析表明,不同群落灌木及草本层最小取样面积存在差异,有些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因此,在野外调查时应根据研究精度要求和群落类型合理设置最小取样面积.

    2011年05期 170-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7K]
  • 豆梨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的克隆及胁迫表达

    李慧;丛郁;常有宏;蔺经;盛宝龙;

    采用RT-PCR结合RACE技术,从中国梨砧木——豆梨成熟种子中克隆获得豆梨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PcCPI)的cDNA全长序列,并通过半定量RT-PCR分析不同胁迫处理对该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1)PcCPIcDNA序列长度为980 bp,开放阅读框78~812 bp,编码的多肽由信号肽(29个氨基酸)和成熟肽(216个氨基酸)组成,具有3个植物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家族的高保守特征序列模式——LARFAVQEHN、QX-VXG和YQAKVWVKPW.(2)该蛋白与蔷薇科植物的CPI蛋白处于系统发育树的同一分支,且与苹果CPI蛋白的一致性最高(95.9%).(3)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PcCPI基因在豆梨叶片中为诱导型表达,在人工模拟逆境条件下(包括喷施50μmol/L MeJA或100μmol/L ABA、刀片2次机械损伤2、00 mmol/L NaCl胁迫、4℃低温或30℃高温胁迫)处理4 h后,豆梨叶片中PcCPI基因表达量明显上升,表明该基因参与了豆梨对生物或非生物胁迫的防御机制.

    2011年05期 v.31 861-8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7K]
  • 甘蓝型油菜赤霉素受体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刘洋;张艺琼;刘冠财;任彩霞;王茂林;

    采用同源克隆技术从甘蓝型油菜中克隆到1个赤霉素受体基因,命名为BnGID1B(GenBank登录号为HQ589349).该基因含有1个内含子和2个外显子,其cDNA序列全长1 077 bp,编码358个氨基酸,推测蛋白质的相对分子量是40 203.4 Da,理论等电点为6.26.序列比对结果显示,BnGID1B基因与拟南芥GID1B基因核苷酸序列的相似性为86.3%,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为91.64%.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BnGID1B基因在苗期不同组织以及不同激素处理下的表达量有所不同,主要在根中表达,下胚轴中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根,可见该基因具有一定程度的组织表达特异性.

    2011年05期 v.31 868-8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1K]
  • 草莓钙依赖蛋白激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王萌;王俊;刘洪;李静;段可;叶正文;高清华;

    以EST测序结合RACE技术,从久香草莓的茎尖中分离得到一个新基因,BLASTX分析显示这是一个钙依赖蛋白激酶编码基因,与GenBank中的FaCDPK1同源,命名为FaCDPK2,GenBank登录号为HQ829293.采用半定量RT-PCR对FaCDPK2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表明,FaCDPK2全长3 775 bp,读码框1 659bp,由12个外显子组成,编码552个氨基酸残基,在第89~349位是保守的蛋白激酶结构域,C端含4个EFhand钙结合域.该基因编码蛋白与拟南芥CPK28序列一致性为86.25%,与草莓FaCDPK1序列一致性为43.99%.表达分析显示该基因表达范围较广,在所分析的七种草莓组织材料中,以花中表达水平最高,在果实中的表达可能受成熟的诱导.

    2011年05期 v.31 875-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3K]
  • 羊草OEE1基因的克隆及盐胁迫下的表达

    金华;王璐;朴永哲;刘磊;姜国斌;

    从羊草(Leymus chinensis)叶片cDNA文库中克隆得到可能编码33 kD的光系统Ⅱ(PSⅡ)外周蛋白(oxy-gen-evolving enhancer protein1,OEE1)全长cDNA(GenBank登录号为EF583851),命名为LcOEE1.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cDNA全长1 107 bp,5′非编码区为32 bp,3′非编码区为71 bp,编码区长987 bp,编码328个氨基酸.BAL-STp比对发现,该基因氨基酸序列与已报道的小麦和水稻中的OEE1序列具有95%和94%的相似性.聚类分析表明,该基因与小麦和水稻的亲缘关系较近,与拟南芥和菠菜OEE1基因的亲缘关系较远.Northern杂交结果表明,在200 mmol/L的NaCl处理7 d的幼叶中,OEE1 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未处理的对照,说明羊草中OEE1基因受盐诱导.

    2011年05期 v.31 881-8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3K]
  • 油葵含油量相关基因在烟草中的表达

    孙黎;寇尚龙;欧阳超;喻川;陈放;

    采用RT-PCR和RACE技术从油葵(Helianthus annuus L.)种子中克隆了DGAT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命名为HaD1(GenBank登录号为HM 015632).将HaD1与CaMV 35S组成型启动子融合,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BI-HaD1,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烟草.对转基因植株进行GUS及PCR检测,同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转基因烟草叶片中脂肪酸各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HaD1基因cDNA全长1 936 bp,最大开放阅读框为1 524 bp,编码507个氨基酸;推测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植物已报道的DGAT1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70%~80%,具有DGAT1蛋白保守的二酰甘油结合基序HKWIVRHLYFP",因此HaD1基因属于DGAT1基因家族.GUS活性染色及PCR检测均证明外源HaD1整合到烟草基因组并成功表达.转基因烟草叶片脂肪酸含量测定发现,油酸、软脂酸和硬脂酸的含量得到提高,推测HaD1是植物油脂合成相关的重要基因.

    2011年05期 v.31 886-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8K]
  • 转水稻NibT基因玉米植株的获得及抗病性研究

    杜建中;孙毅;王景雪;郝曜山;王亦学;张丽君;

    以玉米(Zea maysL.)自交系金黄96B为受体材料,供体为质粒pWM101并携带有水稻矮缩病病毒复制酶基因Nib的提前终止突变体基因NibT,采用超声波处理花粉介导植物基因转化方法将NibT-基因导入受体,经PCR检测和Southern杂交分析证实获得转基因植株,进而对T1~T3代转基因植株(株系)进行分子分析、田间抗病鉴定和农艺性状调查.逐代分子检测分析结果证明,目的基因可稳定遗传.抗病鉴定结果证明转基因植株(株系)各代抗病水平基本一致,抗病性比对照提高3级.农艺性状调查分析表明,与对照比较,转基因植株株高增加7~18cm、穗位高增高0~13 cm、穗长增加0.7~2.1 cm、穗粒数多8~35粒、百粒重增加1.1~2.6 g,转基因株系与阴性对照间、各代转基因株系相互间都差异显著(P<0.05);调查还发现转基因植株的株高和穗位高随着世代的增加,与对照间的差异逐代减少.研究也说明,超声波处理花粉介导植物基因转化方法是一种简捷、快速和有效的植物转化工具.

    2011年05期 v.31 893-9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8K]
  • 云南茶树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英文)

    刘本英;李友勇;孙雪梅;唐一春;贺巍;汪云刚;王平盛;

    利用EST标记对云南134份茶树资源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30对引物共检测到等位位点127个,平均每对引物产生4.23个;共检测到263个基因型,平均每对引物所扩增的基因型有8.8个,遗传多态性信息含量变异范围为0.014~0.736,平均达0.501.(2)资源间的平均遗传距离和相似系数分别为0.413和0.597,聚类可将134份资源划分为4大组.(3)8个种群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异范围为0.753~0.981,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891.结果表明,云南茶树资源间的遗传差异比较大,遗传基础较宽,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而不同种间的遗传差异比较小.

    2011年05期 v.31 902-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2K]
  • 内蒙古2种白刺间自然杂交类型的分子验证

    范文月;周成杰;王迎春;

    本实验对齿叶白刺(Nitraria roborowiskiiKom.)和唐古特白刺(N.tangutorum Bobr.)以及疑似杂交个体共48个个体的叶绿体trnL-F序列和核糖体ITS序列进行分析.trnL-F结果显示,齿叶白刺和唐古特白刺在15个位点上存在差异,杂交个体在其中11个位点上与齿叶白刺相同,4个位点与唐古特白刺相同,推测齿叶白刺为杂交个体的母本,唐古特白刺为父本.ITS结果显示,齿叶白刺和唐古特白刺在23个位点上存在差异,杂交个体在其中10个位点上与齿叶白刺相同,7个位点与唐古特白刺相同,在其余6个位点上所有杂交个体的ITS序列均出现了位点的杂合.结果表明,中间形态个体是齿叶白刺和唐古特白刺的自然杂交后代;对2个亲本种以及杂交群内个体间trnL-F和ITS序列的变异状况分析认为,可能是杂交群经历了较长时间的繁衍,造成了杂交群体内序列变异的多样化.

    2011年05期 v.31 913-9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9K]
  • 丹参MSAP分子标记技术体系的优化及其应用

    褚会娟;张今今;王喆;武艳;张逸;

    以陕西省野生丹参为材料利用正交设计对MSAP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体系中关键因素优化筛选,以建立适合丹参的MSAP反应体系,并用于5个野生丹参居群表观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5μL MSAP双酶切反应体系中加入EcoRⅠ和MspⅠ各10 U,37℃酶切8 h,酶切较充分;最佳预扩增反应体系25μL,包含连接产物2.5μL,Mg2+(25 mmol/L)1.0μL,dNTPs(2.5 mmol/L)2.0μL,Taq酶(5 U/μL)0.4μL,上下游引物E00/HM00(50ng/μL)各1.0μL;最佳选择性扩增反应体系25μL,包含稀释100倍的预扩增产物1.5μL,Mg2+(25 mmol/L)2.0μL,dNTPs(2.5 mmol/L)2.0μL,Taq酶(5 U/μL)0.1μL,上下游引物E-ACG/HM-CAA(50 ng/μL)各0.8μL.选用5对引物组合对5个野生丹参居群的50个单株进行表观遗传多样性分析,平均DNA甲基化多态性谱带为95.48%;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50个丹参单株在相似性系数0.58处可分为3大类.

    2011年05期 v.31 920-9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3K]
  • 宁夏水稻选育品种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

    马静;孙建昌;王兴盛;杨生龙;

    选择31份宁夏近年来育成或审定的水稻品种(系),利用分布于12条染色体的36对SSR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距离分析.共检测到159个等位基因,品种间不同位点等位基因数目不等,平均4.4个.Nei基因多样性指数变幅为0.031 7~0.844 4,平均为0.508 8.按育成或审定年份,把31份水稻分为3组,SSR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年份的增加,等位基因数和遗传多样性指数均有增大趋势,且3群体间等位基因数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06 3).UPGMA聚类分析表明,参试水稻品种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50水平上聚为5类,其中第Ⅰ、Ⅱ、Ⅳ类均为1个品种(系),绝大多数品种被聚为第Ⅲ、Ⅴ两类.第Ⅲ类包括7个品种,21份品种(系)被归为第Ⅴ类,占参试材料数的67.7%,大多数宁夏自育的品种(系)被聚为此类.与宁夏水稻选育品种系谱比较,SSR标记真实地反映了宁夏水稻的亲缘关系.虽然近年来宁夏水稻的遗传多样性有增加的趋势,但遗传基础狭窄,其绝大多数品种的相似系数在0.5以上,最高达0.94.在今后的新品种选育中除了考虑亲本的亲缘关系外,应继续加大力度引进和创新亲本材料,拓宽宁夏水稻的遗传基础.

    2011年05期 v.31 929-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7K]
  • 病毒侵染对西伯利亚百合DNA甲基化的影响

    许静静;杨凯;王文和;赵祥云;王树栋;张克;

    采用基于AFLP的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技术,用10对引物对侵染百合花叶病毒和丛簇病毒的西伯利亚百合植株和无毒植株进行DNA甲基化水平和模式分析.结果发现,西伯利亚百合无毒植株和病毒侵染植株的平均甲基化水平分别为40.1%和31.5%;平均全甲基化率分别为13.0%和9.7%;半甲基化率分别为27.1%和21.8%.研究表明,百合DNA甲基化多以半甲基化的形式存在;病毒侵染导致百合植株DNA甲基化水平降低,且对整体甲基化水平、全甲基化水平和半甲基化水平均产生了影响;说明病毒侵染百合后植株出现的症状在一定程度上与DNA甲基化存在关联.

    2011年05期 v.31 935-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9K]
  • 银杏叶发育过程的解剖结构观察

    王扬;房荣春;林明明;陆彦;王莉;金飚;

    利用半薄切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技术,对不同发育时期的银杏叶片解剖结构变化进行连续观察.结果显示:(1)展叶期叶片无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分化,细胞排列紧密;展叶后叶肉分化为栅栏组织1~2层,细胞呈长椭球形,海绵组织发达,细胞呈横向排列的椭球形,并形成通气系统;衰老期部分海绵组织细胞变小,并纵向排列,通气系统发达.(2)除叶基和叶缘外,成熟叶片的维管束直径基本相同,维管束鞘发达.(3)早期叶片上表皮有较多气孔分布,展叶后气孔密度迅速降低;下表皮气孔数量较多,但气孔密度随叶片的成熟逐渐下降.(4)叶绿体类囊体在展叶期结构简单,常含1~2个较大淀粉粒;生长期类囊体结构逐渐完善,淀粉粒较少,无嗜锇滴;衰老期类囊体瓦解,嗜锇滴大量累积.

    2011年05期 v.31 942-9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0K]
  • 独叶草叶片性状表型多样性研究

    刘晓;岳明;任毅;

    独叶草是特产于中国的一种珍稀濒危植物.为研究独叶草自然居群的叶片形态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选取分布于陕西、四川、甘肃的9个自然居群,对独叶草叶片的叶面积、叶柄长、总齿数、末级叶脉数、盲脉数、网结脉数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独叶草叶片各属性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个别性状表现出与地理位置的相关性.(2)主成分分析显示独叶草的末级叶脉数、叶面积、总齿数对变异有较大贡献,而网结脉贡献很小.(3)独叶草叶片性状居群间变异程度大于居群内,其中盲脉数量在各个居群间变异程度最大,而末级叶脉数为最稳定的性状.(4)将本研究中形态变异结果与前期的遗传分析结果对比分析认为独叶草形态变异主要来自生态环境,而非遗传组成.(5)独叶草居群的形态及遗传变异聚类结果都显示独叶草形态变异并不具有地理格局规律,可能由于地质历史变化打断了独叶草原本连续的分布区,遗传保守性使其仍然保持分布区断裂前的遗传特性,但其表型随着生境的变化表现出可塑性.

    2011年05期 v.31 950-9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9K]
  • 珍稀濒危植物瑶山苣苔开花生物学及繁育系统研究

    王玉兵;梁宏伟;莫耐波;覃康平;汤庚国;

    对仅分布于广西金秀老山自然保护区的国家Ⅰ级保护植物瑶山苣苔进行了开花生物学和繁育系统研究.结果显示:(1)瑶山苣苔花期从8月底至11月初,开花无固定时间.单花开放过程可分为萌动、露白、盛开、凋落4个阶段,且花朵具明显的增大再生长现象.(2)单花、花序、单株水平上的开花物候都表现出开花不同步性,单花花期约5~14 d,单花序花期约11~20 d,单株花期约8~20 d.花粉活力在散粉后6 d内相对较高,但花粉在野外通常于散粉3 d内被昆虫啃食完.(3)柱头在花药散粉时明显高于花药,便于接受异花花粉,柱头在散粉后第4天具可授性,可持续5~6 d.(4)瑶山苣苔杂交指数(OCI)为5,花粉-胚珠比(P/O)为379.64±145.61,繁育系统为兼性异交,自交亲和,传粉过程需要传粉媒介.研究表明,不稳定的传粉环境可能是该物种至濒的主要生殖生物学原因,自发自交"是其在开花期间对不稳定传粉环境的一种适应.

    2011年05期 v.31 958-9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8K]
  • 全红型软枣猕猴桃花器结构和开花授粉生物学特性

    齐秀娟;张绍铃;方金豹;

    对全红型软枣猕猴桃天源红花器结构、雌花开放动态及寿命、花期温度、柱头可授性、有效授粉期、有效受精期、花粉管行为等进行了系统研究,以探讨影响天源红结实率低下的原因.结果表明:(1)雌花枝可分为以下5种类型:短缩花枝(0~5 cm)、短花枝(5~10 cm)、中花枝(10~30 cm)、长花枝(30~50 cm)和徒长性花枝(>50cm);(2)柱头属于干性柱头,具有一道裂沟,乳突呈长圆柱形;(3)开花过程可分为以下5个阶段:花萼开裂期、花萼大裂期、花瓣变色期、大蕾期和开花期;(4)整个开花过程温度平稳,开花整齐,雌花单花期为1~2 d;(5)柱头可授性在花后1~2 d最强,花开后3~5 d可授性逐渐降低,花后第6天丧失可授性;有效授粉期为开花第1天和第2天;有效受精时期为授粉后5~10 h;(6)授粉后0.5 h花粉就能在柱头乳突细胞表面萌发并进入花柱道生长;授粉后10 h花粉管生长到达花柱底部.初步推断,花期、有效授粉期以及柱头可授性时间短,是天源红坐果率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

    2011年05期 v.31 96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8K]
  • 黄连木雌花芽形态分化研究

    张彦卿;齐国辉;李保国;郭素萍;张雪梅;齐昆;

    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了黄连木雌花芽的分化过程,以揭示黄连木雌花芽分化规律,为合理调控雌花芽分化质量和数量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黄连木雌花芽的分化时期为当年4月中旬至10月底和翌年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历时345 d左右.具有分化时间早、分化速度快但整个花序分化持续时间长的特点.黄连木雌花芽分化包括花序分化和小花分化2个过程,可划分为未分化期、花芽分化始期、苞片分化期、花序形成期、小花原基分化期、被片分化期、雌蕊原基分化期、雌蕊分化期等8个时期.

    2011年05期 v.31 972-9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3K]
  • 1-甲基环丙烯对砀山酥梨黑皮病的控制效果及机理研究

    王晶;惠伟;关军锋;郭彩琴;王萍;徐晓燕;

    以砀山酥梨果实为材料,研究了0.5和1.0μL·L-1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2±0.5)℃冷藏梨果实黑皮病发生的抑制效应及相关生理指标变化,同时分别考察了采收期(9月5日、15日、25日)和贮藏包装方式(纸箱和塑料箱)对1-MCP控制砀山酥梨黑皮病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1)0.5和1.0μL·L-11-MCP处理均可显著抑制梨果实在贮藏期黑皮病的发生,且1.0μL·L-11-MCP处理效果更佳;延迟采收能显著降低黑皮病发病率,并以9月下旬采收、1.0μL·L-11-MCP处理的果实黑皮病发病率最低(0.0%);1-MCP处理时塑料箱包装和纸箱包装在黑皮病发病率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但纸箱较塑料箱包装的果实腐烂率高.(2)随着1-MCP处理浓度增加,冷藏过程中梨果皮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强,对果实丙二醛(MDA)和总酚含量、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细胞膜透性的升高抑制作用加剧,使之维持较高抗氧化活性;同时也抑制了果皮α-法尼烯、共轭三烯含量的上升,且抑制程度越明显,果实黑皮指数越低.研究表明,1-MCP通过保持果皮抗氧化活性和抑制α-法尼烯代谢两条途径共同控制砀山酥梨黑皮病发生;9月下旬采收的果实采用1.0μL·L-11-MCP处理控制黑皮病效果最佳.

    2011年05期 v.31 977-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1K]
  • 农杆菌浸种处理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徐开杰;史丽丽;刘曙东;奚亚军;

    以小麦品种(系)郑9023、中13和西农1376为主区,分别以农杆菌菌液浓度、农杆菌生长阶段和农杆菌侵染时间为副区,研究了农杆菌浸种处理后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生化特性变化.结果表明,小麦品种(系)分别与农杆菌菌液浓度、农杆菌生长阶段和侵染时间的互作效应不显著;随着农杆菌菌液浓度的增加,小麦种子发芽率、幼苗株高、鲜重、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MDA含量、白化苗率、卡那霉素抗性苗率则呈上升趋势,而POD活性则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小麦种子及幼苗受到的伤害逐渐增大,尤其是农杆菌菌液浓度超过1.5 OD后小麦幼苗受到的伤害更为明显;对数生长阶段的农杆菌活性最高,该阶段处理的小麦种子发芽率、幼苗株高、鲜重、叶绿素含量达到最低,而POD活性、MDA含量、白化苗则达到最大,小麦种子及幼苗受到的伤害也最为明显;随着农杆菌侵染时间的延长,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各项指标表现出与农杆菌菌液浓度处理相同的变化趋势,尤其是侵染时间超过1.5 h时,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受到了显著抑制;各小麦不同品种(系)对农杆菌的反应存在一定基因型差异.研究发现,依据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生化特性影响和卡那霉素抗性苗率表现,浸种转化法中的农杆菌菌液浓度应控制在1.5 OD左右,生长阶段宜选用对数生长期,侵染时间以1.5 h较为适宜.

    2011年05期 v.31 985-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2K]
  • 三江源区不同建植期人工草地甘肃马先蒿生物量分配

    陈哲;周华坤;赵新全;温军;叶鑫;于龙;

    以三江源区不同建植期人工草地中典型杂草甘肃马先蒿为研究对象,以建植前为对照,比较建植期为5年、10年的垂穗披碱草人工草地中马先蒿形态特征、器官生物量和资源投资状况.结果表明:(1)甘肃马先蒿在不同建植期人工草地中个体形态特征如株高、花柱高、花数目存在显著差异,而根系长、分枝数、叶片数差异不显著;不同阶段各器官生物量发生改变,根系生物量、茎叶生物量、繁殖器官生物量变化差异显著,而总生物量无显著差异.(2)综合建植前与建植后5、10年这3个时期样地中甘肃马先蒿在形态特征与资源投资状况的变化特征发现:总生物量、茎叶生物量、繁殖器官生物量、花数都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的V"字形变化趋势,根系生物量、株高逐渐增大,而花序长度则持续下降;资源相对投资比例也随建植期的不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相对投资随时间的增加而上升,繁殖投资则表现出逐年降低的趋势.(3)以总生物量为个体大小参数,在同一时期内甘肃马先蒿各器官的绝对生物量具有明显的大小依赖性,随着个体大小的增加,茎叶生物量、根系生物量和花生物量均显著增加.但不同建植期人工草地中各器官生物量的个体大小依赖性响应程度不同,其中茎叶生物量和根系生物量的大小依赖程度随建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而花生物量的个体大小依赖性却随建植期的延长而减弱.

    2011年05期 v.31 995-10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2K]
  • 干旱荒漠区沙冬青茎干液流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郭树江;徐先英;杨自辉;李爱德;李得禄;柴成武;王多泽;

    采用热平衡包裹式树干液流仪(stem heat balance,SHB)监测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茎干液流日变化,并利用自动气象站同步监测太阳辐射、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风速等气象因子日变化,研究沙冬青茎干液流在不同季节和天气条件下的日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气象因子的关系.研究表明:(1)在夏季沙冬青茎干液流昼夜区别明显,且变幅较大,液流于8:00~9:00开始启动,并迅速于9:00左右达到峰值,然后立即有一个大幅度的下降,后在小幅度波动中维持到19:00左右停止;沙冬青茎干液流在夜间较弱;(2)不同天气条件对沙冬青液流的变化影响较大,沙冬青茎干液流速率的总体变化幅度表现为晴天>阴天>沙尘天气;(3)各季节典型天气下沙冬青茎干液流速率表现为夏季>春季>冬季;生长季茎干液流启动时间早,液流量大;春季液流启动时间次之,液流量变化平缓,维持时间长;冬季液流启动时间最迟,液流变化速率大且维持时间短;(4)沙冬青茎干液流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密切,其中与太阳辐射的关系最为密切,其次是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影响最小的是风速.

    2011年05期 v.31 1003-10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7K]
  • 祁连圆柏光合作用日变化特征及其与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

    苏军德;勾晓华;曹宗英;周飞非;张芬;满子红;赵铭石;

    以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内百年左右树龄的祁连圆柏为对象,采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在自然环境条件下测定了其生长季内各月份生理生态因子和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探讨祁连圆柏生理生态特征以及与其生理生态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季内,祁连圆柏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双峰型曲线,其在10:00和16:00达到峰值,于14:00达到最小值,光合作用存在明显的午休现象",而月份之间的净光合速率表现为8月>5月>6月>7月.祁连圆柏的气孔限制值与净光合速率有相似的日进程,呈现出M"型的双峰曲线,分别在10:00和16:00达到峰值,而胞间CO2浓度日变化趋势与气孔限制值相反,表现出W"型双峰曲线.水分利用效率与净光合速率有相同的日变化趋势,其在整个生长季内表现为5月>8月>7月>6月.在整个生长季内,影响祁连圆柏光合变化的主要决定生理生态因子是胞间CO2浓度和气温,限制生理生态因子是气孔导度和光合有效辐射强度.

    2011年05期 v.31 1011-10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0K]
  • 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植物群落特征与物种多样性研究

    鱼腾飞;冯起;司建华;席海洋;

    根据53个20 m×20 m样方调查资料,对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植物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调查样方的植物种类组成成分简单,科属组成较为分散.共有12科26属28种,以藜科、菊科为主,分别占21.43%和14.29%.种类优势现象明显,重要值>10的物种主要有胡杨、梭梭、柽柳、白刺、沙拐枣、苦豆子等;(2)不同植物群落类型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均较低,且存在较大差异.以重要值计算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Rm)介于0.027 3~0.567 7,Simpson多样性指数(Ds)介于0.677 8~0.999 3,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H′)介于0.098 2~0.367 3,Pielou均匀度指数(J′)在0.078~0.383之间,表明荒漠绿洲植物群落的结构简单、组织水平低;(3)样方统计的物种多样性指数纬向变化没有经向变化趋势明显,Ds和H′的纬向变化在42.02°N附近存在一个明显的高值区,经向变化呈先增后减的趋势,J′纬向变化与Ds和H′变化趋势较为一致,经向变化趋势不明显,呈连续波动的复杂变化特征.

    2011年05期 v.31 1032-10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3K]
  • 一株产铁载体内生细菌对尖孢镰刀菌的拮抗作用

    韩松;张守村;黄晓艳;林天兴;龚明福;

    通过改良蔗糖-天冬氨酸培养基筛选到一株产铁载体的内生细菌HS-4,测定了该菌在不同铁离子浓度下对棉花枯萎病致病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的抑菌效果,并结合形态、生理生化、16S rDNA序列同源性和系统发育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内生细菌HS-4在MSA培养基中产生荧光型铁载体,其铁载体相对含量为80%.该铁载体在低铁条件下对F.oxysporum具有抑制作用.内生细菌HS-4初步鉴定为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

    2011年05期 v.31 1039-1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2K]

植物新类群与新分布

  • 中国12省荨麻科植物分布新记录

    段林东;林祁;杨志荣;邵青;

    报道荨麻科16种植物在中国12个省(区)分布的新记录,其中河南省和福建省分布新记录种有粗齿冷水花(Pilea sinofasciata),陕西省和安徽省分布新记录种有假楼梯草(Lecanthus peduncularis),甘肃省分布新记录种有糯米团(Gonostegia hirta)和假楼梯草,青海省分布新记录种有亚高山冷水花(Pilea racemosa),广东省分布新记录种有隆脉冷水花(P.lomatogramma),海南省分布新记录种有锐齿楼梯草(Elatostema cyrtandrifolium),广西壮族自治区分布新记录种有西畴楼梯草(E.xichouense),贵州省分布新记录种有隐脉楼梯草(E.obscurinerve)和红花冷水花(Pilea rubriflora),云南省分布新记录的种有星序楼梯草(Elatostema asterocephalum)、深绿楼梯草(E.at-roviride)、褐脉楼梯草(E.brunneinerve)、多枝楼梯草(E.ramosum)、翅茎赤车(Pellionia caulialata)和光果赤车(P.leiocarpa),西藏自治区分布新记录种有念珠冷水花(Pilea monilifera).

    2011年05期 196-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浙江堇菜属植物新记录

    刘宝权;张芬耀;谢长明;谢文远;马丹丹;

    报道了2种堇菜属植物在浙江的分布新记录,分别是福建堇菜(Viola kosanensis Hayata)和亮毛堇菜(Vio-la lucens W.Becker).

    2011年05期 v.31 1053-1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1K]
  • 海南莎草科一新记录属——针蔺属

    杨虎彪;王清隆;李晓霞;刘国道;

    报道了海南莎草科一新记录属——针蔺属(Trichophorum Persoon)及该属一新记录种——玉山针蔺[T.subcapitatum(Thwaites et Hooker)D.A.Simpson].

    2011年05期 v.31 1055-1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4K]

补白

  • 《西北植物学报》投稿须知

    <正>1.内容范围:《西北植物学报》立足西北,面向全国,主要刊载有关植物遗传育种学、分子生物学、植物基因工程、植物解剖学、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生化、药用植物成分分析,以及植物群落生态学、生物多样性、植

    2011年05期 v.31 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 《西北植物学报》论文写作要求

    <正>1.题目与标题:论文题目务求简明、确切、新颖,与文章内容一致,不用副题,一般不超过20字,且中、英文题目表述要一致.题目请勿使用非公知的缩写词、字符、代号等.中文各级标题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如:

    2011年05期 v.31 1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 封面植物简介——丽江杓兰

    汪健;

    <正>丽江杓兰(Cypripedium lichiangense S.C.Chen & P.J.Cribb)隶属兰科杓兰属,为中国特有种,濒危(EN),已列入I UCN红色名录.为地生草本,植株高7~14 cm,具较粗壮而短的根状茎.茎直立,为2枚筒状

    2011年05期 v.31 10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研究技术与方法

  • 小麦脱水素基因wzy2表达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赵鑫;张林生;

    以陕合6号小麦品种为材料,用SYBR GreenⅡ染料,参照小麦脱水素wzy2和-βactin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建立小麦wzy2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方法.结果表明:通过对标准品标准曲线和熔解曲线分析,其标准曲线的Ct值检测范围为12~30,PCR扩增效率高达111.3%;不同的标准品扩增曲线的间距为3.078,接近于理想值3.32,且可显示产物特异的单峰,引物的特异性扩增强.小麦脱水素基因wzy2表达量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测定结果表明,小麦脱水素基因wzy2在胁迫24 h的表达量明显高于胁迫12 h的表达量.

    2011年05期 v.31 1045-10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K]

研究综述与论坛

  • 拟南芥开花诱导途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徐雷;贾飞飞;王利琳;

    拟南芥是分子和遗传学研究的模式植物,对植物花发育及控制花形态建成的分子遗传机制的研究进展主要是建立在对拟南芥研究的基础之上,拟南芥开花主要受到4个途径(自主途径、赤霉素途径、春化作用和光周期途径)的内源和外界信号的同时诱导.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拟南芥开花诱导的4个途径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初步绘制出各开花诱导途径基因间的调控网络图,以进一步明确基因间的相互作用模式及其在整个开花过程中的作用地位.

    2011年05期 v.31 1057-1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6K]
  • 植物bZIP转录因子的生物学功能

    张计育;渠慎春;郭忠仁;杜小丽;都贝贝;章镇;

    碱性亮氨酸拉链(basic region/leucine zipper motif,bZIP)类转录因子是研究最多的转录因子基因家族之一,在所有的真核生物中都存在含有bZIP结构域的蛋白,且在已经测序完成的植物基因组中含有大量的bZIP类转录因子.bZIP类转录因子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中,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包括植物生长、花发育、种子成熟、衰老、光信号、损伤、病菌防御以及对各种环境胁迫的响应等.本文对国内外近年来有关植物bZIP类转录因子在分布、结构、分类及其与植物生长发育、植物激素、抗病性、抗逆性以及基因互作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该基因家族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2011年05期 v.31 1066-1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5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