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植物学报

  • 黑麦小孢子母细胞形成和发育过程中细胞胼胝质壁合成的变化

    李兆勇,王亚男,王新宇

    结合戊二醛—锇酸固定 ,环氧树脂包埋 ,苯胺蓝 - DAPI染色和荧光显微镜观察 ,研究了黑麦小孢子母细胞的发育过程及其细胞胼胝质壁合成的变化。结果发现 ,黑麦花药中胼胝质的合成最早出现在造孢细胞晚期 ,并首先在小孢子囊中央的造孢细胞中沉积 ,随后向小孢子囊两端的细胞扩展。随着花药的发育 ,胼胝质在小孢子囊中央的造孢细胞中大量积累并解体 ,而且 ,小孢子囊中央的细胞与邻近绒毡层排列的造孢细胞分离并逐渐消失 ,紧靠绒毡层排列的造孢细胞最后转变成花粉母细胞 ,经减数分裂 ,形成小孢子。本研究对胼胝质的功能和形成的机制进行了讨论

    2001年04期 100-105+22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 国产嵩草属(莎草科)植物秆的解剖学研究(英文)

    张树仁

    对嵩草属 2 7种 (亚种 )植物秆的解剖学研究证明 ,嵩草属植物秆的解剖学性状具有系统学意义。在该属中 ,秆的横切面外形为三角形、圆三角形、圆形或扁圆形。在横切面上分为 2个区域 ;外部区域包括绿色组织、外韧维管束和气腔 ,内部区域为薄壁组织或其碎裂形成空腔。秆表皮的横切面观和表面观均与叶的下表皮相似。以上特征与莎草科其它类群植物秆的解剖特征一致 ,不支持将嵩草属和其近缘属另立为嵩草科。同时 ,秆的解剖学特征可以做为某些在外部形态上难于区分的种之间的分类依据

    2001年04期 106-110+224-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 陕北黄土高原森林植被数量分类及环境解释

    相辉,岳明

    通过对陕北黄土高原森林群落的系统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 ( FA)及其与 5个土壤变量的多元统计分析 ,定量研究了该地区森林植被的类型及土壤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 :陕北黄土高原森林植被可分为 5个群系 ,即油松林、辽东栎林、山杨林、白桦林和侧柏林 ,聚类分析结果与传统分类的结果完全一致。该地区森林植被格局可由群落土壤条件的差异来解释 ,土壤因子中含水量、全氮和有机质是主导性因素 ,各群落沿此梯度呈现出一定的分布格局 ,其它土壤因子的作用并不明显。

    2001年04期 126-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山东赤松种群直径结构及其动态研究

    张伟,赵善伦,吴志芬

    利用维泊尔 ( Weibull)分布函数对山东赤松种群直径的分布规律及其动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赤松种群直径分布的概率密度分布曲线 ,由幼龄阶段到成熟阶段 ,其峰值由左向右移动 ,由左偏单峰分布过渡为非偏单峰近似正态分布 ,最后趋于右偏单峰分布。针对不同林型的直径结构 ,探讨了赤松林的保护和管理

    2001年04期 149-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 柽柳科(Tamaricaceae)植物的研究历史

    张元明,潘伯荣,尹林克,杨维康,张道远

    柽柳科 ( Tamaricaceae)是一个古老的科 ,起源于第三纪 ,包括亚洲中部在内的“古地中海”沿岸地区。该科植物主要为旱生植物。其中大多数种是防风、固沙造林和水土保持的优良树种 ,对改造沙漠和改善气候条件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同时 ,该科植物在荒漠地区还具有广泛的经济用途

    2001年04期 196-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 枸杞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胡博然,徐文彪,赵吉强,马锋旺

    综述了国内外枸杞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包括了枸杞无性植株的再生、胚培养在育种中的应用 ;单倍体和多倍体、单细胞和原生质体培养技术 ;体细胞突变体筛选以及遗传转化再生植株的研究进展

    2001年04期 21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 蔡联炳研究员简介

    2001年04期 6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 1999年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300名排行表──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2001年04期 604-6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1999年影响因子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300名排行表──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2001年04期 606-6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多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冯道荣,邱国华,许新萍,刘秋云,李宝健*

    将功能互补的抗真菌病基因或抗虫基因共同转化水稻植株 ,可望获得既抗病又抗虫的转基因水稻植株。马铃薯蛋白酶抑制剂 基因 Pin ,苏云金杆菌毒蛋白 Cry ( b)基因 B.t.,以及 PPT乙酰转移酶基因 bar构建在一个载体上。水稻碱性几丁质酶基因 RC2 4与大麦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 B- RIP构建在另一个载体上。两载体共同转化水稻植株的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2001年04期 609-6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 向日葵种子不同部位微量提取DNA用于PCR的研究

    刘杰,熊艳文,刘公社,齐冬梅,李芳芳,汪恩华

    探索了从向日葵成熟种子的单粒种子、1 /2种子、1 /4种子、1 /8种子中提取 DNA的方法 ,结果表明 ,无论是从单粒种子、1 /2种子、1 /4种子还是 1 /8种子都能提取质量较好的DNA,对所有提取的 DNA进行 RAPD分析 ,都能得到扩增产物。 1 /8种子提取的 DNA量可保证用于 2次 PCR扩增。从种子的不同部位提取的 DNA与从幼苗中提取的 DNA用于RAPD分析 ,所得结果一致。说明直接从微量向日葵种子提取 DNA应用于分子检测是可行的。但直接从向日葵果皮中提取 DNA的技术有待进一步研究。

    2001年04期 615-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水分胁迫对山黧豆萌发过程中β-ODAP和氨基酸的影响

    薛崧,张林生,曹让,王明华,汪沛洪

    山黧豆 ( L athyrus sativus)种子在萌发过程中 ,根芽中 β- N-草酰基 - L- 2 ,3-二氨基丙酸( β- ODAP) 6d前逐渐增加 ,尔后不断下降 ;在水分胁迫条件下 ,β- ODAP和游离氨基酸含量随水分胁迫的增加而上升。子叶中 β- ODAP在 3d前高于根芽 ,然后下降并低于根芽 ,子叶中 β-ODAP含量随着胁迫的增加而降低。

    2001年04期 620-6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 黄土丘陵区柳枝稷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的初步研究

    徐炳成,山仑,黄占斌,李代琼

    研究了黄土丘陵区引种草种柳枝稷 ( Panicum virgatum)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 ,比较了不同叶位叶片光合速率 ( Pn)、蒸腾速率 ( Tr)、水分利用效率 ( WUE)的日变化以及环境因子的作用。结果表明 ,柳枝稷叶片 Pn日变化曲线为双峰型 ,中午“光合降低”主要是由于叶温过高导致呼吸高引起的净光合速率降低。叶龄增大 ,叶片 Pn日变化相对较平缓 ,其中壮龄叶Pn日变化最为平缓。幼龄叶 Tr的日变化为双峰型 ,随叶龄增大 (叶位下降 )而成为单峰型。WUE的日变化可划分为上午的降低和下午的波动 2个阶段 ,最上充分展开叶 (旗叶 )的WUE始终最高。

    2001年04期 625-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追氮时期对小麦光合作用、~(14)C同化物运转分配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潘庆民,于振文,王月福

    采用盆栽和水泥池栽研究了追氮时期对小麦光合作用、14 C同化物运转分配和硝酸还原酶 ( NR)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拔节 (雌雄蕊原基形成 )期较起身 (二棱 )期追施氮肥 ,显著提高了小麦开花后的旗叶叶绿素含量和单叶光合速率 ;灌浆期旗叶 14 C同化物向籽粒转移比例显著提高 ,而在营养器官的滞留比例显著降低 ;旗叶和根系中硝酸还原酶 ( NR)活性亦显著提高。小麦穗粒数、粒重和产量增加 ,蛋白质含量提高

    2001年04期 631-6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 根域体积对甜瓜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潘静娴,黄丹枫,王世平,贾志宽

    以厚皮网纹甜瓜皇后做试验材料 ,利用穴孔体积穴盘 ,研究了根域体积对甜瓜幼苗生长及其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冬季节能育苗条件下 ,苗龄 <32 d幼苗 ,其单株叶数、叶面积、地上部干物重和叶绿素含量在不同根域限制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 ;当苗龄 >32 d,随着根域限制程度的增加 ,37m L和 1 6m L处理幼苗的叶数、叶面积、干物重显著低于 470 m L、1 68m L和 41 m L处理 ,叶绿素含量却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 ,但上述指标在 37m L和 1 6m L间 ,470 m L、1 68m L和 41 m L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在根域体积限制严重时 ,35d幼苗叶片叶绿体超微结构有降解趋势。光合速率日值以根域限制小的幼苗显著高于根域限制程度大的 ,但日峰值却是根域限制严重的 37m L和 1 6m L幼苗出现时间早 ,大约为测定时段的 9:0 0am。

    2001年04期 637-643+8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 应用热脉冲技术对小美旱杨树干液流的研究

    高岩,张汝民,刘静

    应用热脉冲技术对河套灌区农田防护林小美旱杨 ( Populus popular s)树干液流速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正常生长状态下 ,小美旱杨树干单位面积液流通量为 0 .0 88L·cm- 2· d- 1;形成层以下不同深度的树液流速具有相同的日变化趋势 ,在中午前后各深度流速值均达到最大 ,各深度流速差值亦达到最大。最大液流速度相对位点距形成层相对距离 1 0mm处 ;在不同水分条件下 ,灌水时液流速度小于未灌水时液流速度 ;萌生苗液流速度大于扦插苗液流速度。

    2001年04期 64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 悬铃木越冬芽在冬季的生理适应

    陆长梅,吴国荣,周长芳,顾龚平

    悬铃木越冬芽内可溶性蛋白、酚类含量、POD活性在 1 0月后逐渐升高 ,至翌年 1月达最高值 ,此后呈下降趋势 ;芽含水量、O- ·2 、GSH含量、SOD活性、总抗氧化能力与 MDA、脂质过氧化产物等则相反 ,1 0月后逐渐下降 ,翌年 1月后又呈升高趋势 ;GSH含量、SOD活性、总抗氧化能力等的下降幅度远较 O- ·2 含量的下降幅度低。这表明悬铃木越冬芽在冬季可能通过提高芽内可溶性蛋白、酚类等物质含量、POD活性与降低活性氧代谢水平来适应冬季的低温逆境 ,抗氧化系统对提高越冬芽生理适应能力具有一定作用

    2001年04期 650-6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温度逆境对不同品种黄瓜幼苗膜保护系统的影响

    马德华,孙其信

    温度逆境胁迫后 ,黄瓜幼苗体内 O- ·2 的产生速率和 MDA含量均明显升高。温度逆境胁迫和常温恢复 2 d后 ,O- ·2 的产生速率都与各品系黄瓜幼苗对温度逆境的耐性呈负相关 ,说明在温度逆境胁迫过程中 ,活性氧确实是对黄瓜幼苗产生毒害的重要方式。在遭受温度逆境胁迫后 ,黄瓜幼苗体内酶促和非酶促防御系统均遭到破坏。As A含量、CAT和 POD活性均显著下降。低温胁迫后 ,对低温耐性强的品系 SOD活性上升 ,对低温耐性弱的品系 SOD活性降低。高温处理后 ,各品系 SOD活性均降低。表明膜系统的损伤与细胞内自由基引发的膜脂过氧化有关

    2001年04期 656-6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 磷酰胺除草剂APM对大麦、黑麦POD和蛋白质组分的影响

    王振英,郑津辉,金慧玲,彭永康

    不同浓度 ( 1~ 4μmol/ L APM)处理萌发的大麦、黑麦 2种种子 ,在 3μmol/ L APM下 ,大麦中诱导出 POD3(根系 )和 POD2 ,POD3(幼苗 )同工酶谱带 ,黑麦则在 4μmol/ L时诱导出 POD2 、POD4 (根系 )和 POD4 ,POD5(幼苗 )同工酶。蛋白质的变化则呈现出诱导出新的蛋白质或某些蛋白质谱带消失、活性减弱的特性。在 3~ 4μmol/ L APM浓度下诱导出某些新的蛋白质谱带 ( 31 k D,大麦幼苗 ;1 0 k D,大麦根系 ;66k D,8k D黑麦根系 )和某些谱带的消失或着色变浅 ( 88k D,大麦根系 ;66k D,大麦、黑麦幼苗 )。这一结果与 POD同工酶变化结果基本吻合 ,可以认为 3~ 4μmol/ L APM为上述作物的临界浓度。

    2001年04期 662-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 自然贮存条件下苹果的营养成分分析

    刘全宏,肖娅萍,王孝安

    对自然贮存条件下分别贮存了 2个月、4个月及 6个月的秦冠、红富士、新红星、北斗及黄元帅苹果果实的硬度以及主要营养成分 (果胶质、总糖、粗蛋白 )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对比研究 ,结果表明 :在自然贮存条件下 ,苹果果实的硬度、果胶质、总糖及粗蛋白的含量均随贮存时间的延长而下降 ,不同的品种间及同一品种或不同品种在不同贮存时期的差异均极显著( P<0 .0 1 ) ;3种不同营养成分彼此间密切相关 ( R>0 .80 ) ,因此可以任取其中之一作为测试这些营养成分的指标。对于不同的品种而言 ,红富士、秦冠果实的硬度较大 ,其果胶质、总糖及粗蛋白含量也较高 ,说明秦冠和红富士为较好的耐贮品种。

    2001年04期 668-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 野生诸葛菜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价研究

    翁德宝,黄雪方

    采用模糊识别法和氨基酸比值系数法 ,分别以鸡蛋蛋白质为标准蛋白 ,以 WHO/FAO氨基酸参考模式为评价标准 ,对诸葛菜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了全面评价 ,并与 1 2种豆科芽苗菜和野菜蛋白进行了对照比较。结果表明 ,诸葛菜蛋白质营养价值优于 1 1种对照蔬菜

    2001年04期 673-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多效抗旱驱鼠剂对田间小麦促长增产效果研究

    王明春,韩崇选,杨学军,胡忠朗,杨林,师建银,吴凤霞

    通过多效抗旱驱鼠剂浸种与拌种的田间试验 ,对小麦 1 2个生长和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测定与多元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 ,RPA浓度是决定促长与增产效果的关键 ,药剂 A的 70 0倍水溶液浸种或 30~ 50倍液拌种对苗期促长作用最好 ;与对照相比 ,除 B的 70 0倍水溶液浸种处理小麦种子 ,小麦产量比对照降低 2 .79% ,其它处理均有增产作用 ,增产率为 4.79%~98.67%。其中以药剂 A的 70倍水溶液拌种和 C的 60 0倍液浸种 ,增产效果最为显著 ,增产幅度达 98.49%~ 98.67% ;对 1 1个影响产量因子的通径分析表明 ,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是决定产量增长率的首要因素。

    2001年04期 678-6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脑苷脂B的结构鉴定

    张鞍灵,刘国强,高锦明

    利用波谱 ( FABMS、NMR和 IR)和化学的方法详细鉴定了真菌黄白红菇 Russulaochroleuca( Pers.) Fr.和印度块菌 Tuber indicum Cooke et Massee中存在的 9- methyl- 4,8-sphingadienine型脑苷脂 cerebroside B( 1 ) :1 - O- β- D-吡喃葡萄糖基 - ( 2 S,3R,4E,8E,2′R,) - 2 -N- ( 2′-羟基棕榈酰 ) - 9-甲基 - 4,8- sphingadienine。化合物 1为首次被发现存在于这 2种真菌中

    2001年04期 684-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山皂角种子化学成分的研究

    万亚坤,董玉山,祁志军,杨润亚,石磊,王渊,傅建熙

    初步研究了山皂角种子中所含的化学成分 ,测定了氨基酸、多糖、矿物元素和脂肪的含量。预试结果表明 ,山皂角种子中含有酚性成分、生物碱、黄酮及其甙类、糖类、皂甙、甾体及其甙类、内酯、香豆素及其甙类、氨基酸、蛋白质及多肽、油脂和矿物元素

    2001年04期 689-6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金丝桃属和三腺金丝桃属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的比较研究

    吕洪飞,初庆刚,胡正海

    利用扫描电镜比较观察金丝桃属 9组 1 7种 1变种和三腺金丝桃属 2种植物叶表皮的微形态。属间和组间的表皮微形态特征存在显著差异 ,组内种间也存在一定差异。说明二属的划分和金丝桃属属下的分组是合理的 ,同时支持 Robson把椭圆叶金丝桃另立为新属的观点。

    2001年04期 693-699+819-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2k]
  • 距药姜种子解剖学和组织化学研究

    唐源江,廖景平,吴七根

    距药姜种子解剖学和组织化学研究结果表明 ,种子包括种皮、外胚乳、内胚乳和胚。外种皮由 1层表皮细胞构成 ,细胞壁纤维素质且明显增厚 ;中种皮可分为 1层细胞的下皮层、半透明细胞层和 2~ 4层细胞的色素细胞层 ,下皮层和色素细胞层的细胞内充满棕红色色素 ;内种皮由 1层砖形薄壁细胞构成。珠孔区有珠孔领和孔盖的分化 ,但珠孔领分化不完善。合点区内种皮出现缺口 ,缺口间充满合点区色素细胞 ,其整体轮廓成新月形。外胚乳细胞壁平直 ,细胞内充满淀粉。内胚乳可分为多细胞区和单细胞区两部分 ,内胚乳细胞界限不清 ,内含物主要是蛋白质。胚少有分化 ,含脂类、蛋白质、多糖。另外 ,还对姜花族的种子解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的系统学分析。

    2001年04期 711-715+8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 新除草化合物WD对播娘蒿作用机理的研究

    慕小倩,赵毓,丁秀丽,安德荣

    新除草化合物 WD使麦田阔叶杂草播娘蒿的生长受到了显著抑制。在形态上表现出植株矮化 ,茎与根变粗、变硬 ,叶片黄化枯死 ;解剖观察表明 ,WD使播娘蒿茎尖分生组织细胞受到破坏 ,根与茎的维管形成层产生次生维管组织的分化活动受到抑制 ,根与茎的皮层细胞层数都比对照增多。研究结果表明 ,WD是通过植物叶片吸收 ,随光合物流运送到植物分生组织等部位而干扰杂草的生长发育来杀除杂草的

    2001年04期 716-718+8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青海省湟水地区森林灌丛植被遥感分析及其主要特征

    陈桂琛,周立华,彭敏,罗修岳,魏振铎,周国英

    湟水地区地处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过渡带 ,界于北纬 36°0 2′~ 37°2 8′,东经 1 0 0°41′~1 0 3°0 4′之间。海拔 1 650~ 4395m,总面积为 1 61 2 0 km2。本研究根据卫星遥感影像资料 (以TM为主 ) ,结合以往野外调查工作 ,研究并综合分析了湟水地区的森林、灌丛植被及其主要特征。森林灌丛植被的遥感解译采用综合分析法。研究表明湟水地区森林灌丛植被具有明显的生态地理分布特征 ,其分布多集中于黄土低山丘陵与中高山地形结合地带 ,即黄土覆盖的边缘交错区域。这一空间分布特征可能与本区的黄土覆盖边缘地区的多样化生态地理特点存在一定的联系。生境的干湿状况直接影响本地区天然林的分布特征、森林灌丛植被覆盖率的高低、森林的类型结构和种类组成 ,并成为人工造林效果的重要环境因素。本区森林灌丛植被长期受到人类活动的深刻影响 ,具有人类活动的明显痕迹。人类活动的规模范围、作用方式、影响强度等因素成为本区森林灌丛植被及其生境变化与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2001年04期 719-725+8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 秦岭南坡中段种子植物区系初步分析

    赵桦,杨培君

    秦岭南坡中段有种子植物 1 52科 ,81 5属 ,2 1 84种。对该地区植物区系进行了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 ,( 1 )本地区种子植物种类丰富 ,共有裸子植物 5科 ,1 5属 ,30种 ;单子叶植物 2 3科 ,1 69属 ,390种 ;双子叶植物 1 2 4科 ,631属 ,1 764种。 ( 2 )属的地理分布类型种类多 ,有 1 5个分布类型及 1 9个变型。其中温带成分占 64.1 7% ,具一定的优势。但同时表现亚热带成分向温带成分过渡的特点。( 3)本地区植物古老、残遗、原始成分多 ,反映了该地区植物区系古老的性质。 ( 4 )有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 41属 ,国家级保护植物 32种。分析结果认为本地区是秦岭种子植物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1年04期 732-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 河北省凤尾藓属植物的初步研究

    韩留福,赵建成,唐伟斌

    报道了河北省产凤尾藓属 ( Fissidens Hedw.)植物 7种 ,其中 ,直叶凤尾藓 ( F.strictu-lus C.Müll.)、二形凤尾藓 ( F .geminiflorus Doz.et Molk.)、尖肋凤尾藓 ( F.becketii Mitt.)、卷叶凤尾藓 ( Fissidensdubius P.Beauv.)、透明凤尾藓 ( F.hyalinus Hook.et Wils.)和裸萼凤尾藓 ( F.gymnogynus Besch.) 6种为河北省藓类新记录种。文中对它们的生境、识别特征和地理分布特点作了初步的讨论 ,并给出了河北省凤尾藓属植物的分种检索表。

    2001年04期 740-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 激素对香椿腋芽增殖生长的效应

    张小红,陈彦生,康冰,张晴

    在 MS基本培养基中附加不同种类的外源激素 ,对其在香椿芽增殖培养中的效果进行了对比试验 ,结果表明 :单一激素对芽增殖不利 ,细胞分裂素是导致植株玻璃化的主要因素 ,只有 6- BA与 GA3配合使用芽增殖效果最好 ;GA3对 6- BA有明显增效作用 ,既能促进芽增殖生长 ,又能防止、减轻玻璃化苗产生

    2001年04期 756-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压力室测定根系导水率方法探讨

    刘晚苟,山仑,邓西平

    用压力室连续测定了玉米根系升压和降压过程的导水率。结果表明 ,降压过程测得的根系导水率显著大于用升压过程的 ,并且前者的相关系数大于后者。这种差异是由于这两个过程中质外体途径细胞壁空间充水量不同造成的。开始升压时 ,由于细胞壁空间含水量低 ,质外体途径阻力大 ,导致非结构阻力 ;随着压力的升高 ,细胞壁空间含水量增大 ,质外体途径导度增大 ,减小甚至可以消除非结构阻力。降压法可以使根系快速复水 ,消除传统方法因长时间复水所致根结构的改变。建议用降压法测定根系导水率

    2001年04期 761-7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 PEG和镍处理对水稻细胞磷酸脂酶活性及再生的影响

    廖祥儒,芦春斌,杜建芳,周艳芬,王建平

    以水稻为材料研究了 PEG和镍处理对组织培养细胞再分化及其磷酸脂酶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1 8mg/ L或 30 mg/ L PEG,1 0 mg/ L Ni Cl2 处理 1 4d均能明显促进细胞再生 ,但 2 0 mg/ L Ni Cl2 处理降低细胞再生能力 ,水稻细胞再生率与其酸性磷酸脂酶活性成显著正相关

    2001年04期 76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不同冬小麦品种衰老生理特性的比较研究

    史国安,陈明灿,郭香凤,苗艳芳,付国占,黄峻岳,李友军,韩如岩

    试验研究了超高产条件下 3个不同冬小麦旗叶衰老生理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 ,大穗型品种郑州 8761和小穗型品种温麦 6号 ,旗叶衰老过程中 ,O- ·2 和 H2 O2 产生、MDA积累 ,可溶性蛋白质和光合色素降解及光合活性下降明显快于正常的中穗型品种洛阳 91 33,3个小麦品种产量高低顺序 :洛阳 91 33>温麦 6号 >郑州 8761。讨论了活性氧代谢在小麦旗叶衰老代谢中的可能作用 ,提出选择不早衰的小麦品种是实现超高产的重要措施。

    2001年04期 770-7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青藏高原大田青稞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

    刘志民,杨甲定

    2001年04期 775-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植物络合素和植物络合素合酶的研究

    高华,张玉秀,柴团耀

    植物络合素 ( Phytochelatins,PCs)是由于重金属离子诱导而在植物体内合成的一类小分子多肽 ,其结构式为 ( γ- Glu- Cys) n- Gly,( n=2~ 1 1 ) ;PCs能够螯合重金属 ,从而起到对重金属解毒的作用。PCs并非基因的直接产物 ,而是由植物络合素合酶 ( phytochelatin syn-thase,PCS) ,以 GSH为底物催化合成的 ;植物络合素合酶基因的表达是组成型的 ,重金属离子能够活化 PCS,诱导 PCs的合成。 1 989年 ,人们首次报道得到了部分纯化的 PCS,1 0年后 ,3个研究小组分别于 1 999年同时克隆和鉴定了编码 PCS的基因 ;这些结果不仅对于研究PCs的合成途径和模型的建立及植物抗重金属机制的探讨有重要意义 ,而且在利用基因工程改良植物抗重金属能力和净化环境污染方面有应用前景

    2001年04期 779-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 黄土高原地区春小麦对有限灌溉的反应及其生理生态基础

    鄢珣,王俊

    从对黄土高原地区有限灌溉条件下作物生理生态反应的众多研究中得出 :( 1 )水分轻度亏缺时 ,作物可通过根信号物质 ABA调节叶片的气孔导度。非水力根信号作用太强 ,可因降低光合作用而减少干物质生产和影响干物质分配模式而影响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故削弱非水力根信号的作用将有利于提高产量。 ( 2 )浅层根系占根系总量比例越高 ,对干旱越敏感 ,表现为根信号能力增强 ;深层根系所占比例越高 ,越有利于土壤深层水分利用 ,并可削弱根信号。同理 ,给土壤中下层补水或采用播种前灌溉 ,可因为减少了无效蒸发 ,且削弱根信号而提高水分利用率。( 3)本地区有限灌溉的最佳时期由于降水变率较高而变得较为复杂 ,不同降水年型 ,最佳灌溉时期差异很大 ,对有限灌溉进行科学管理还需要做更多的研究工作。

    2001年04期 791-7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 植物根系和叶片生长对水分亏缺的原初反应

    张希彪

    细胞扩张生长是植物受水分亏缺影响最敏感的生理过程之一。主要在对细胞水分导性、细胞壁特性和延伸组织中溶质传输结果分析的基础上 ,从细胞、组织和器官水平上对细胞扩展生长进行了探讨。根系和叶片细胞主要通过以下 2个过程来补偿水分胁迫的作用 :调节扩展生长需要的细胞临界膨压 ;溶质在延伸组织中的运移。此外 ,还探讨了植物根系和叶片生长对水分亏缺的生理适应机制

    2001年04期 805-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