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植物学报

  • 大蒜苗端和花序发育与过氧化物酶变化的相互关系

    孟振农,范爱荣,杨军,王强

    利用联苯胺组织化学染色、石蜡切片法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方法,研究大蒜苗端和花序中形态解剖结构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变化,与过氧化物酶及其同工酶变化的相互关系。发现同工酶谱的变化与发育变化密切相关:营养生长时期有4条谱带(PⅠ、PⅡ、PⅢ、PⅣ),成花转化期PⅢ、PⅣ带相继消失,花序发育时期出现了一条新的谱带(PⅤ)。酶的高活性部位集中在原形成层细胞中和生长分化区域的细胞壁上。探讨了过氧化物酶与个体发育的相互关系。

    1998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 限气贮藏对猕猴桃果实总淀粉酶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的影响

    贺军民,王仲田,李忠歧

    秦美猕猴桃于常温下采用限气贮藏时与对照相比,果实总淀粉酶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降低,淀粉含量和非水溶性果胶含量的下降减缓,水溶性果胶含量的增加变慢。因而,限气贮藏的猕猴桃果实能保持较高的硬度。

    1998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不同籼稻品种的矮生性与内源ABA水平及其结合蛋白的关系

    宋平,高红胜,曹显祖,谢迎兰

    试验研究了内源脱落酸及其结合蛋白与含有不同矮秆主基因的籼稻矮生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籼稻的矮生性也受内源ABA及其结合蛋白协同调控。矮秆品种幼苗内源ABA及其幼芽膜上ABA结合蛋白水平显著高于高秆品种,且含有强矮化效应的sd-g基因的新桂矮、双矮的内源ABA及其结合蛋白水平又明显高于含sd-1半矮秆基因的广场矮。外源ABA能显著抑制籼稻幼苗伸长,苗高下降率与ABA结合蛋白水平有一定的关系,且矮秆品种的苗高下降值与内源ABA水平有关。

    1998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玉米籽粒贮藏蛋白组成及特性的研究

    张春庆,张德水,陈民生

    利用等电聚焦(IEF)电泳和不连续醋酸尿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U-PAGE)对玉米籽粒贮藏蛋白的等电点(pI)和在F1中的遗传表现以及贮藏蛋白在胚和胚乳中的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玉米籽粒贮藏蛋白的pI在3.5-8.45范围内,可分离的有39条左右,60%左右的蛋白质属酸性,pI分布在3.50-6.85范围内,40%左右属中性偏碱,pI在6.85-8.45范围内。(2)籽粒贮藏蛋白在F1代呈共显性遗传,没有偏亲现象。所有被测组合在F1代均有互补带,这是区别自交系与杂交种有效的生化依据。(3)蛋白质在胚中百分含量较高,即浓度较高,胚乳中较低。

    1998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 “艾西丝”南瓜诱导生根过程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同工酶的研究

    蒋小满,赵建萍,毕可华

    以“艾西丝”南瓜组培苗为材料,研究其在诱导不定根形成过程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同工酶谱的变化。结果表明,当南瓜无根苗从含有较高浓度的BA培养基转入1/2MS培养基后,可诱导无根苗茎基部不定根生成,一般在转入生根培养基第3d开始生根,至第6d生根率达70%以上。在此期间,南瓜茎内过氧化物酶活性由低增高,即在不定根形成之前,过氧化物酶活性处在较低水平,而当不定根形成时,过氧化物酶活性迅速升高,以后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同时过氧化物酶的同工酶谱也发生了变化,在不定根形成前酶带为3条,Rf分别为0.44,0.58,0.66。而在不定根开始形成时及形成以后,酶带增至4条,即在阴极区增加了Rf为0.35的谱带。这反映出在南瓜不定根形成各个阶段有不同同工酶在起作用。

    1998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谷子穗分化的扫描电镜观察

    段胜军,刁现民,赵连元

    利用扫描电镜对夏谷品种冀谷11号的穗分化进行了系统观察,比较了夏谷和春谷穗分化的异同。提出了谷子穗分化划分为穗分化前期、生长锥伸长期、枝梗分化期、小穗和刚毛分化期以及小花分化期共5个时期,就谷子刚毛起源穗分化与栽培育种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1998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栝楼籽核糖体失活蛋白(TCK)与天花粉蛋白(TCS)性质比较研究

    陈毓荃,吕志强,吴伸

    建立了从栝楼种籽大规模制备核糖体失活蛋白(TCK)的方法。进行了TCK与天花粉蛋白(TCS)性质比较研究。

    1998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大穗小麦部分生理特性研究

    庞红喜,宋哲民,杨智全

    对目前试验试种的代表性大穗小麦品系部分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大穗小麦的根系吸收能力高于一般小麦品种,根系活力比对照品种提高23.93%-28.09%,根干重增加7.1%。(2)大穗小麦的净光合速率孕穗期高于对照,灌浆期以后逐渐降低;相应各时期的呼吸强度均高于对照,证明大穗小麦属于高光合高呼吸消耗类型。(3)蒸腾强度在各时期均高于对照品种。

    1998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蓼属一新种

    王兰州,WangLanchou

    草原蓼新种图1PolygonumreniC.L.Wang,sp.nov.AfinePolygonumviviparumL.,sedracemiscomplexisconstatismultiracemis,proximiscapitulis,foli...

    1998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 中国蕨类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

    臧得奎

    对中国蕨类植物区系组成和科属的地理成分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蕨类植物区系具有区系成分丰富、起源古老、区系联系广泛、热带性质显著以及特有现象不明显的特点。

    1998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白杄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细胞组织学和淀粉积累动态的研究

    杨金玲,桂耀林,郭仲琛

    以白木千(PiceameyeriRehd.etWils.)的成熟种胚为外植体,诱导体细胞胚胎发生。整体染色封片和组织切片的观察结果表明,白木千体细胞胚起源于胚性愈伤组织的单个细胞。胚性细胞经过一次不均等分裂产生两个细胞,即胚细胞和胚柄细胞。然后依次经过胚性胚柄团、球形胚、心形胚及鱼雷形胚阶段,最后发育成具有子叶的成熟胚。通过PAS反应研究后发现,在体细胞胚发育过程中,淀粉粒在胚性胚柄团时期开始积累,至心形胚时期达到积累高峰,且淀粉粒的分布主要集中于胚柄细胞、分裂旺盛的胚细胞、器官原基及其附近细胞。据此结果推测淀粉的消长与体细胞胚发生的能量供应有关。

    1998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红花胚珠和雌配子体发育

    丁惠宾,周向军,张梅平,王耀芝

    用石蜡切片法研究了红花的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发育过程,得到以下结果:(1)胚珠发育为薄珠心类型,倒生胚珠,具单珠被。(2)胚囊发育蓼型。(3)有珠被绒毡层,珠被绒毡层起始于大孢子母细胞时期,单核胚囊阶段高度发育,受精后从合点端逐渐退化。珠孔塞细胞呈毛状。

    1998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 朱顶红花粉管中营养核的纤丝状内含体

    蔡雪

    用透射电镜研究了朱顶红(AmarylisvitataAit)生殖细胞发育过程中花粉管的营养核中的纤丝状内含体的结构形态。此内含体在花粉管生长早期即可观察到,并在生殖细胞分裂过程中频繁发现。它们具各种方向,未见与其它细胞结构发生联系。通过比较此内含体与花粉管中肌动蛋白纤丝的形态及两者对细胞松弛素D(CD)处理的反应,我们倾向认为营养核的纤丝状内含体可能由肌动蛋白组成。讨论了此结构在建立营养核运动机制上的作用。

    1998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 具一对双随体染色体的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的合成、抗病性及细胞遗传学研究

    傅杰,井金学,陈漱阳,侯文胜,杨群慧,赵继新

    通过幼胚培养和秋水仙碱处理,人工合成了具有一对双随体染色体的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AABBVV)。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2n=42;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2n=21″的细胞占69.94%,染色体构型为1.0′+20.47″+0.02。天然和自交结实率分别为49.07%和39.23%。籽粒蛋白质含量为20.98%。抗白粉、条锈、叶锈和赤霉病。

    1998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利用小染色体的促进结实基因提高缺体小麦结实性研究

    徐旗,田增荣,朱建峰,余玲,李滨,李振声

    分别对含有小染色体的小偃5号、小偃6号和72180小麦品种自花结实4D缺体(依次编号为HN5、HN6和HN7)及其相应二体及正常4D缺体的5种农艺性状相对指数的研究表明:在4D缺体遗传背景下,小染色体载有促进结实基因;这三种自花结实缺体的小染色体对4D染色体缺失效应均有部分补偿作用,小偃6号自花结实4D缺体小染色体的这种补偿能力最强,小偃5号自花结实4D缺体小染色体的这种补偿能力最弱。将小偃6号自花结实4D缺体的小染色体导入5A缺体,附加一对小染色体的5A缺体结实率较正常5A缺体的提高12.5%,证明利用这种小染色体的促进结实基因提高缺体结实性的途径是可行的。

    1998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永久型70kD热休克蛋白在白菜花发育过程中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赵东旭,徐存栓,杨新芳,郝强修,庞广昌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研究了永久型热休克蛋白HSC70在白菜花各组织中的分布。结果表明:在正常温度条件下,HSC70在小孢子母细胞、四分体细胞、花药壁绒毡层细胞中分布最多,在花原基、花托的维管组织、花粉母细胞以及发育早期的胚珠中的表达也较多。该结果与其他人用核酸杂交、同位素示踪等技术所得结果基本一致,本文对HSC70在白菜花不同组织中的分布与其功能的关系进行了初步讨论。

    1998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江浙地区席草品种比较解剖与质量分析

    陈庆翔,施国新,解凯彬,蔡长春,顾庆龙

    江浙地区4个席草品种地上茎的表面都有纵行条纹,条纹的深浅、数量影响了茎表面的光洁度。基本组织厚度、纤维束、维管束的排列方式、大小、纤维细胞平均长度及它们单位体积内的数量在4个品种中的差异影响了席草4个品种茎秆的坚韧性。髓部细胞的特化、富含气体的海绵状组织的形成及基本组织内出现的腔隙道使席草茎秆具有较好的弹性和耐压力。

    1998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小麦叶片愈伤组织及其再生植株的诱导

    王万军,王文芳,曹建军,白守信

    小麦(TriticumaestivumL.)幼苗基部外植体在补加2,4-D的MS、N6、BN1(3)培养基上均可诱导出愈伤组织,2,4-D的最适浓度为2.0mg/L;愈伤组织的增殖速度与切段部位及基本培养基有关,其中在以MS补加2.0mg/L2,4-D的培养基上诱导出的愈伤组织增长速度最快;最后讨论了小麦愈伤组织幼苗诱导率低的原因及可能解决的方法。

    1998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模糊图论分类的截取水平选择

    王孝安

    在数量分类中,模糊图论的最大树方法可直接依据模糊相似系数得到树状图。但至目前为止,模糊图论分类中的截取水平通常由分析者主观给定,或者是以逐步试验、逐步修改的方法确定的。用太白山针叶林的数量分类研究结果表明,模糊图论分类的截取水平应选在模糊关系变化较大处,并可用数学方法确定。研究的植被分类实例结果与模糊聚类分析是一致的。

    1998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Cd~(2+)污染对莼菜叶片形态学伤害反应的研究

    丁小余,施国新,常福辰,杜开和

    重点研究了Cd2+胁迫下莼菜叶片的受害症状及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当Cd2+浓度大于2μg·g-1时,莼菜叶面将在短期内出现不同程度的受害症状。莼菜叶片遭受Cd2+毒害初期,叶肉细胞质体中的少数基粒会发生膨胀或解体,线粒体的脊出现瓦解,部分核仁裂解成数块大小不等的颗粒。随着叶肉细胞遭受毒害程度的加深,质体中较多的类囊体便出现解体,多种膜性结构如:质体、线粒体的外包膜以及核膜、液泡膜等均遭破坏。还运用扫描电镜能谱对Cd2+胁迫下莼菜叶片中Cd2+的含量进行了检测。

    1998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小麦双引物RAPD分析方法的研究

    沈法富,于元杰,尹承佾

    RAPD标记是近几年迅速发展的一种新型分子标记,标准的RAPD的反应是以10个寡聚核苷酸作引物,通过PCR反应扩增出基因组的部分片段,我们在研究外源DNA导入小麦后外源遗传物质的追踪时,对这个方法进行了改进,采取了双引物进行扩增,结果双引物反应能够比单引物反应扩增出更多的多态性片段。分子杂交结果表明,双引物扩增出的新片段与单引物扩增片段无同源性,并对双引物扩增出的多态性片段产生的可能原因进行讨论。

    1998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 陕西留坝地区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赵桦,王东,杨培君

    陕西留坝地区有种子植物133科、635属、1480种。本文对该地区植物区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本地区种子植物种类丰富,共有裸子植物6科、13属、19种;单子叶植物18科、135属、297种;双子叶植物有109科、487属、1164种。木本种类566种,占38.2%,草本914种,占61.8%。(2)属的地理分布类型种类多,15个分布类型及15个变型。其中温带成分占67.0%,有一定的优势。但同时表现出亚热带成分向温带成分过渡的特点。(3)本地区植物原始种类残遗成分多,反映了该地区植物区系古老的性质。(4)有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26属;国家保护的稀有濒危植物18种。分析结果认为留坝地区为秦岭种子植物区系的重要组成之一。

    1998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 CO_2倍增对3种禾本科植物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杨松涛,李彦舫,胡玉熹,林金星,邹啸环

    本对CO2正常浓度(350μL/L)和CO2倍增(700μL/L)条件下,小麦(TriticumaestivumL.)、水稻(OryzasativaL.)和高粱(SorghumvulgarePers.)等3种禾本科植物叶肉及维管束鞘细胞中叶绿体的数目,叶绿体的超微结构等进行了比较研究。在光镜和透射电镜下的观测结果表明:高浓度CO2可促进3种禾本科植物叶绿体的发育,使之数量增多、体积增大;叶绿体中淀粉粒积累增多、体积增大。其中,C4植物的高粱叶绿体中淀粉粒数量明显增加,而叶绿体光合膜的结构却受到很大破坏;C3植物的小麦和水稻叶绿体光合膜则受到的影响较小。

    1998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 红豆杉组织培养中SINENXANS高产细胞系Ts19的几种同工酶动态比较研究

    赵剑,朱蔚华,吴蕴祺

    对从中国红豆杉的茎来源的愈伤组织经筛选而得的sinenxans高产细胞系Ts19的过氧化物酶(POD)、酯酶(EST)、细胞色素氧化酶(COD)、淀粉酶(AML)、多酚氧化酶(PPO)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同工酶,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及电泳谱带、超氧化物歧化酶、多酚氧化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作了比较研究。并与培养过程中sinenxans含量的动态变化相比较,探索了这几种同工酶的酶谱和两种酶活性与sinenxans的生物合成的关系。旨在为建立紫杉醇生物合成的中间代谢模型奠定基础。

    1998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 秦岭木姜子油细胞的分布和结构研究

    初庆刚,胡正海

    利用组织透明法和石蜡制片法研究秦岭木姜子各器官内油细胞的结果表明:其根、茎、叶和果实内都有油细胞分布。但它们在大小、数量上存在差异:根的皮层和茎的次生木质部射线中的油细胞体积最小,直径16-25μm,且数量较少;果实果肉中的油细胞体积最大,直径约70μm,数量也最多;根的次生韧皮部薄壁组织、茎的皮层和髓以及叶肉组织中的油细胞大小和数量则介于前两者之间,直径约40μm。油细胞多数为单个散在,呈球形或椭圆形,体积较周围的细胞大,细胞质内含大的油滴,细胞壁内具木栓质化的壁层。

    1998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S351┐1西瓜雄性不育的细胞学研究

    王伟,谭敦炎,田允温,林德佩

    西瓜S351-1雄性不育材料的细胞学观察表明:与对照的同系可育株相比,败育发生在次级造孢细胞到小孢子母细胞或小孢子四分体阶段,多数不育雄花花药中绒毡层始终未分化,药壁常由7-8层细胞组成,少数不育花药中出现绒毡层徒长现象;次级造孢细胞败育不同步,出现多核及多核仁现象,败育后期,药壁细胞逐渐解体,药室瓦解,花粉囊收缩变形。由此可见:其雄性不育与绒毡层的发育异常有直接联系。

    1998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多种小麦种子储藏蛋白的电泳分析

    孙新立,武淑萍,孙海虹,张来群,夏玉凤,王友爱

    采用不同的提取液,对10个小麦品种的非酶功能性种子储藏蛋白进行提取,分别进行梯度凝胶电泳分析。电泳依据提取液的不同,分别采用酸性或碱性系统。对酸性凝胶催化系统,采用Ap-Vc-FeSO4系统代替H2O2-Vc-FeSO4系统,克服了酸性凝胶的不足,提高了凝胶的性能并使之容易操作。应用新的催化系统配制的酸性梯度胶,提高了分辨率。并初步尝试以酸性系统分析种子谷蛋白,获得了成功。经过对不同提取液蛋白质的分析,发现除盐溶蛋白品种间存在较小的差异外,其它提取液提取蛋白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1998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 3种北美冷杉的核型研究

    李林初,王刚,徐阿生,陆帆

    本文首次报道3种北美冷杉Abiesamabilis、A.grandis和A.lasiocarpa的根尖体细胞核型、染色体参数及核型模式图。核型公式分别是K(2n)=24=16m(4SC)+8sm、14m(2SC)+10sm和18m(4SC)+6sm,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4=2L+12M2+6M1+4S、2L+12M2+8M1+2S和2L+8M2+12M1+2S。均为2A核型类型。文中还讨论了3种植物及其所隶组的进化地位。

    1998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云南元谋干热河谷植被恢复初探

    周麟

    根据元谋干热河谷的植被退化、残遗特征,论述了其原生植被类型,并认为呈多顶极分布格局;通过试验表明:元谋干热河谷区只要选择适宜的树种及其正确的造林技术,无论是在砾石层阶地、土石山地和泥岩山地都可以种植乔木成林。

    1998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