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植物学报

  • 不同环境条件下沙生植物的CO_2气体交换研究

    冯金朝,张承烈,黄子琛,梁厚果

    对腾格里沙漠沙坡头地区两种沙生植物:油蒿(ArtemisiaordosicaKrasch.)和柠条(CaraganakorshinskiiKom.)在旱季和雨季时CO2气体交换特点及其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干旱(包括土壤和大气)条件下,油蒿(A)和柠条(C)的光合作用均受到严重影响,其光合速率(Pn)日变化除日出后(7:00-9:00a.m.)有一较小高峰外,基本处于很低水平。降水后,A和C的光合作用均明显提高,但Pn日变化仍呈现午前(11:00a.m.)高峰型,与中生植物的典型双峰型光合曲线相比,其光合作用特性具有一定保守性,这与其长期适应沙漠环境有关。通过分析植物光合作用的气孔与非气孔限制可知,干旱时,A和C的Pn降低主要决定于叶肉细胞光合活性;降水后,Pn午间(11:00-13:00)降低主要受气孔限制,午后(15:00-20:00p.m.)降低则主要受叶肉细胞光合活性影响。

    1997年02期 135-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 通过基因枪轰击转化获得转基因小麦植株的研究

    黄粤,柯遐义,李宝健

    利用JQ-700型高速基因枪将pDM302质粒DNA上的bar基因即PAT酶(phosphinothricinacetyltransferase)基因导入了冬小麦品种“农大146”的幼胚中。经过在含有phosphinothricin(简称ppt)的选择培养基上筛选,得到了9块具有ppt抗性的愈伤组织。PCR电泳检测与PCR-Southern杂交结果显示,外源bar基因已转化进了由其中4块愈伤组织再生出的转基因的小麦植株中。

    1997年02期 142-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 桔梗胚乳吸器结构研究

    韩淼,田国伟,申家恒

    对桔梗(PlatycodongrandiflorusA.DC)的胚乳吸器进行了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研究,结果如下:1.胚乳的发育属细胞型。8-细胞胚乳时分化出珠孔吸器;16-细胞胚乳时分化出合点吸器。2.吸器细胞的壁存在大量壁内突,彼此交织成网状结构,浓厚的细胞质里有丰富的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细胞核及核仁异常增大;吸器细胞与胚乳细胞间存在大量的胞间连丝。3.珠被绒毡层与胚囊壁之间存在二层角质层,共同包围着胚囊,只在胚囊的珠孔端与合点端开口。胚乳吸器的功能是对来自孢子体的营养物质起吸收与转运作用,从而保证胚乳和胚的发育。

    1997年02期 147-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 冬小麦不同基因型幼苗形态性状遗传力和抗旱性的研究

    景蕊莲,胡荣海,朱志华,昌小平

    用植物根系喷雾试验箱培养冬小麦茶淀红×MY9094、轮抗7号×山农215953的四个亲本及其两个杂种F2,研究两叶到六叶期幼苗形态性状的遗传力及幼苗形态性状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幼苗的抗旱性与根干重呈显著正相关。幼苗的根数、根长及株高等性状遗传力随叶龄增加而增加。因此,育种上以4—6叶幼苗的形态性状筛选抗旱品种或选择杂种材料为宜。

    1997年02期 152-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 Ca~(2+)载体A23187对烟草生殖核分裂的调节

    范六民,杨弘远,周嫦

    用Ca2+载体A23187研究了高钙水平对烟草离体花粉管内生殖核分裂的影响。结果表明,A23187抑制花粉管生长,影响其正常形态,调节生殖核分裂,较高浓度(10-6mol/L、10-5mol/L)A23187可阻断生殖核分裂,而较低浓度(10-7mol/L)的效应因处理时间而异:萌发6h处理显著抑制生殖核分裂;而10h、14h处理早期促进分裂,随后逐渐转为抑制。较高浓度还改变生殖核的正常形态,使之趋于圆形。着重讨论了高钙调节生殖核分裂的作用过程。

    1997年02期 158-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 侧柏小孢子的发生和雄配子体的形成

    曹玉芳,姚敦义,许方,钱南芬,初庆刚

    侧柏[Platycladusorientalis(L.)Franco]初生造孢细胞在8月下旬(1992年)形成,11月上旬形成小孢子母细胞,1993年2月中旬形成四分体,2月下旬小孢子从四分体内释放出来,3月中旬形成成熟花粉粒并开始传粉,4月上旬花粉粒在珠心上萌发,5月上旬生殖细胞分裂,6月上旬精原细胞分裂。小孢子母细胞在休眠以前开始减数分裂,解除休眠以后形成成熟的花粒粒。减数分裂从11月上旬开始至次年2月17日结束。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存在扩散双线期。小孢子母细胞以双线期渡过休眠。精原细胞接近颈卵器时开始分裂,形成两个大小相同的精细胞。精细胞独立存在的时间很短。精细胞的细胞质分为三个区域。小孢子母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发现有部分小孢子母细胞退化,在小孢子囊内形成一大的空腔的现象。

    1997年02期 163-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2k]
  • 知母根的组织发育及其与生长环境的关系

    陈万生,乔传卓

    观察知母根的组织发育,发现具有典型的单子叶植物根的组织特征,特别是在同一条根中初生木质部脊数可以随根的发育而增加,同一株知母不同根之间初生木质部脊数也不尽相同;内皮层细胞壁增厚由凯氏带发育为马蹄形,内皮层外侧1-3层皮层细胞内侧壁可以木栓化或强烈木化增厚,这种变化与其生长环境具有密切关系,当其移植于湿润环境中后,内皮层马蹄形增厚减弱,其外侧皮层细胞内侧壁仅发生木柱化增厚,且减弱。

    1997年02期 170-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 拟南芥苗端发育的超微结构研究

    祝建,胡正海

    应用高压冷冻及低温脱水电镜技术研究了拟南芥苗端的发生、发育过程。结果表明,苗端发育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营养苗端和生殖苗端。其中,营养苗端的发育分为二个时期:早期,生长点平坦,其结构不形成被子植物苗端所特有的原套一原体结构;后期,生长点隆起,其内部形成典型的原套一原体及组织分区结构。当营养苗端转变为生殖苗端后,生长点进一步增大,原套一原体、组织分区结构消失,但外套一内体结构又不明显。苗端发育过程中,生长点细胞的超微结构研究显示,在营养苗端早期,细胞中细胞器多呈现未分化成熟状态,表现为个体小、线粒体、质体内膜简单,不清晰。发育后期,生长点细胞中,细胞器丰富,并且分化成熟,表现为个体大,数量多,膜结构清晰。营养苗端转变为生殖苗端后,生长点细胞内各种细胞器又重新呈现出发育早期的未分化状态。以上结果表明,苗端在发育过程中,其外部形态、显微及超微结构都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与苗端的生长发育有密切的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苗端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的特征。

    1997年02期 176-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 油菜小孢子胚发生的超微结构和胚状体形态

    余凤群,傅丽霞,刘后利,瞿波,金晓萍

    应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分别研究油菜游离小孢子培养后细胞的超微结构和胚状体的形态。单核晚期小孢子经培养后,具胚状体发生能力的细胞中央液泡消失,积累淀粉,含丰富细胞器。细胞分裂成二细胞至多细胞原胚后,细胞器更为丰富,但淀粉减少。在胚状体群体中,存在大量异形胚,包括单子叶、三子叶和多子叶,连体孪生胚、连体三胚和其它畸形小胚。

    1997年02期 181-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 小麦过氧化物酶特异表达模式与生化性质研究

    卢太白,程炜中,耿志训

    通过大量不同类型品种的普通小麦、杂交品系F1代等,对过氧化物酶的特异表达与遗传转换模式及转录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不同材料中总共有1-4种mRNA转录本,其分子核苷酸分别为0.6kb、2.1kb、3.8kb和4.9kb。研究显示影响Px基因表达信号的差异主要是转录本数量、不同mRNA转录本决定Px基因表达过程中的转录水平。有关生化性质研究也显示了其AA组成、含量特征的生化特性关系。

    1997年02期 187-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 Mefluidide促进玉米根延伸生长机理的初步探讨

    甘敏,陈国仓,张承烈

    不同品种玉米(ZeamaysL.)种子,分别用5mg/L和10mg/LMefluidide溶液浸泡10h后,在适宜温度(24℃-26℃)和低温(10℃—15℃)暗环境中,其胚根和不定根延伸生长加快。与此同时,可测得Mefluidide处理的种苗较对照有高水平的乙烯产生。用2nl/ml、4nl/ml和6nl/ml外源乙烯处理萌发后的玉米种子,亦可观测到胚根延伸生长较对照有明显加速的趋势。这些结果既直接验证了低浓度乙烯确具有促进植物根系延伸生长的生理效应,也揭示出Mefluidide是经由某一尚未明了的机理诱导玉米幼苗产生微量乙烯,从而促进了根系的延伸生长。文中结合有关报道,对Menuidide的作用机理作了探讨。

    1997年02期 194-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k]
  • NADP-苹果酸酶活性变化及其在CAM运行中的调节

    王晨,尉亚辉,吴丽园

    NADP-苹果酸酶是CAM植物一种重要脱羧酶。实验结果表明,专一CAM植物瓦松(Orostachysfimbriatus)和兼性CAM植物长药景天(Sedumspectabile)及露花(Mesembranthemumcordifolium)其NADP-苹果酸酶活性昼高夜低;5-8月,兼性CAM植物长药景天和露花随着C3光合型向CAM型转化,其NADP-苹果酸酶活性逐渐升高,7月底和8月初达到最大值;两种兼性CAM植物经干旱胁迫诱导CAM,NADP-苹果酸酶活性均比C3型增加3倍左右,表明NADP-苹果酸酶在CAM活性调节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1997年02期 200-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 PP_(333)对黄瓜幼苗素质及抗冷能力的影响

    佘小平,李忠歧,杨建雄,田先华

    研究了PP333对黄瓜幼苗素质和抗冷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PP333处理降低了幼苗高度和子叶面积,但却促进了根系生长,根冠比值和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明显表现壮苗效果.PP333能有效降低黄瓜幼苗在低温下的相对电导率,维持较高的SOD活性和Vc、GSH含量,因而提高了幼苗的抗冷能力。

    1997年02期 205-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 干旱对小麦幼苗诱导蛋白表达与某些生理特性的初步探讨

    李妮亚,曹翠玲,高俊凤

    试验以-1.2MPaPEG6000处理萌动小麦种子(TriticumaestivumL.)。SDS-PAGE图谱分析表明,水分胁迫诱导幼芽及整株均产生48.4kD、41.5kD二个蛋白质亚基。在幼根中,未出现以上二个蛋白亚基。胁迫48h后,根干重/芽干重比呈上升趋势,幼芽细胞膜相对透性增大和相对含水量下降幅度均大于幼根。复水48h,幼芽迅速恢复生长,表现出一个补偿性生长阶段,而主胚根部分死亡,随后,又重新从根鞘中发出新根。再胁迫时,幼根细胞膜相对透性增大和相对含水量下降幅度均大于幼芽,此时,根干重/芽干重比呈下降趋势,表明脱水能存活幼芽组织和诱导蛋白积累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1997年02期 210-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k]
  • 汞对玉米幼苗膜脂过氧化及体内保护系统的影响

    马成仓,李清芳,洪法水

    随着处理HgCl2浓度的升高,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水平升高,细胞膜透性增大,CAT活性降低,SOD、POD活性升高,组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升高。

    1997年02期 217-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 甜高粱开花后干物质积累与分布的研究

    曹俊峰

    甜高粱从开花期到成熟期间,穗部干物质积累总量的80%-85%的物质来自植株在此时期绿叶面积的光合作用。在同样的栽培条件下,甜高粱干物质积累量随穗部籽粒成熟状态而逐渐增加。其历程是,开花期低于乳熟期,乳熟期低于成熟期。单株干物质积累与分布呈S形曲线,穗部高于上茎,上茎低于中茎,中茎高于下茎。

    1997年02期 221-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 陕西关中优质小麦品种品质性状研究

    魏益民,朱居正,张建国,李志西

    陕西关中属黄淮冬麦区,是陕西省冬小麦的主产区,也是黄淮冬麦区的主要育种基地之一。这里培育的优质冬小麦品种,对整个黄淮麦区,乃至其它麦区的小麦育种、品种更新、粮食加工工业的发展,都曾产生过较大的影响。试验研究了陕西关中地区主要优质小麦品种的品质特点,结果认为:优质小麦品种一般表现为容重显著较高,籽粒较硬.沉淀值明显高于一般品种,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较高;从面团的流变学特性来看,面团的软化度很低,面粉质量值高,面团稳定时间较长,拉伸能量和最大拉伸阻力较高,面包的烘烤品质突出。但在食品用途上品种间还存在一定的差异。

    1997年02期 226-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 四棱草属比较形态及其分类系统位置的研究──Ⅴ.四棱草属及其近缘属茎和叶柄的解剖

    吕海亮,张文澄,张遂申

    通过对我国特有植物四棱草属Schnabelia及其近缘属茎和叶柄的解剖研究,发现四棱草属的二种植物四棱草S.oligophylla.四齿四棱草S.tetroclonta和莸属(Curyopteris)的单花莸C.nepetaefolia的节的类型均为单叶隙、单叶迹,且叶迹在皮层中从左右两侧各产生一细小的分支;而筋骨草属(Ajuga)的紫背金盘A,nipponensis和香科科属(Teucrium)的血见愁(T.viscidum)的节的类型为单叶隙三叶迹.另外,已有的资料显示大青属(Clerodendrum)的海州常山(Cl.trichotomum)为单叶隙两叶迹的节;从叶柄的基部到远基端维管束变化来看,四棱草属与莸属十分相似,而与筋骨草属、香科科属,大青属则有所不同.

    1997年02期 233-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 披碱草属3个种的核型研究

    蔡联炳,冯海生

    首次报道了我国青藏高原3种披碱草局(Elymus)植物的核型,即短芒披减草(E.brachyaristatusA.Love),核型为2n=6x=42=32m+10sm(4SAT),属2A类型;无芒披碱草(E.submuticus(Keng)Kengf.),核型为2n=6x=42=30m+12sm(2SAT),属2A类型;硕穗披碱草(E.barystachyusL.B.Cai),核型为2n=6x=42=32m+10sm(4SAT),属2B类型。

    1997年02期 238-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 从胡卢巴种子子叶和种皮中制取甾体皂甙元的研究

    封玉贤,周振起,淡海,张宏利,潘新社,汪佑民

    豆科植物胡卢巴生产植物胶后的下脚料(子叶、种皮)经脱脂、分离,将各成分分开后,分别采用适宜的方法加工利用,可得到甾体皂甙元、脂肪油和饲料添加剂。

    1997年02期 242-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 生物监测的多指标模糊综合评判

    马骥,王勋陵,祁斌

    以地木耳为材料,现场监测兰州市大气污染。选择含硫量、伤害面积、pH值为指标,同时以例行监测的大气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为参照,对每项指标作定量化计算,确定其分级标准.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大气环境质量作综合评判。结果表明,地木耳多指标模糊综合评判法与综合指数法一致,具较高的可靠性。

    1997年02期 247-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工业废水诱发的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畸变与微核的测定

    梁万福,幸亨泰,陈丽梅

    用工业废水对洋葱根尖染毒,对其诱发的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期染色体畸变、微核测定表明,处理样品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畸变类型,主要表现为多极分裂、染色体桥、染色体片段、滞后染色体以及微核的产生。

    1997年02期 251-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 秦岭黄耆的研究

    吴振海,徐朗然,陈彦生

    依据秦岭黄耆所特有的圆锥花序,成立黄耆属一新组:圆锥花序组SectioPaniculaSect.nov.L.R.XuetZ.H.Wu(SubgenPhaca(L.)Bunge)

    1997年02期 256-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胡正海教授、博士导师简介

    1997年02期 275-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