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植物学报

  • 伊贝母愈伤组织细胞内微管网络的免疫学观察

    徐子勤,林忠平,孙敬三

    通过解聚-聚合循环过程纯化鸡脑微管蛋白,免疫家兔得到抗血清。采用免疫酶标技术显示出伊贝母愈伤组织细胞内的微管网络。用1%TritonX-100洗去细胞内其它成分,用8%NaN_3消除内源过氧化物酶活性。实验结果提出了一种显示植物细胞内微管网络的方法。

    199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k]
  • 玉米胚性愈伤组织的长期继代及其染色体分析

    向凤宁,张举仁,陈惠民,郑晓健

    对5种基因型幼胚诱导的愈伤组织继代培养表明,玉米胚性愈伤组织的长期继代受基因型,培养基成分,激素,培养条件的影响。适时继代,逐代筛选对胚性保持起重要作用。适当降低培养温度(12±2℃)有利于愈伤组织的保存和胚性保持,可以减少愈伤组织长期继代所需的物质和工作量。长期继代培养的胚性愈伤组织,胚状体发生能力和植株再生率无显著变化,但正常苗的再生频率显著下降。观察愈伤组织细胞染色体发现:(1)基因型对不同倍性细胞的比例有明显影响。(2)随着继代时间的延长,二倍体细胞下降,四倍体和非二倍体细胞增多。(3)愈伤组织中出现多种染色体结构变异,这些结构变异有可能导致非整倍体细胞的形成。

    199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k]
  • 黄连根茎中小檗碱积累的组织化学研究

    鲁高莲,胡正海

    黄连属(Coptis)植物根茎中小檗碱的组织化学研究以往都采用新鲜材料切片。试验应用碘化汞钾处理黄连(CoptilschinensisFranch.)根茎,使其中小檗碱沉淀后,石蜡法制片。观察结果表明,黄连根茎中小檗碱主要分布在皮层、髓和髓射线薄壁组织细胞内,木化细胞的细胞壁中也有小檗碱。根茎的基部小檗碱含量少,中部和分枝内较多;节部比节间含量多。在不同年生根茎中,二年生苗根茎的一些细胞内小檗碱开始积累,以后逐年增加,至第六年达小檗碱积累高峰,以后根茎内小檗碱含量不再增加。根据小檗碱在根茎中的分布和积累规律,对黄连栽培和采收提出一些建议。

    199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 长豇豆花药和花粉的发育

    樊继莲,席湘媛

    长豇豆花药壁的发育为基本型。绒毡层周原质团型,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粗线期至末期Ⅱ,相邻小孢子母细胞间存在胞质通道。四分体多为四面体型,少数为左右对称型。生殖细胞刚形成时,壁呈PAS负反应,以后为PAS正反应。生殖细胞游离在营养细胞质内后,壁消失。成熟花粉为2细胞型。在小孢子早期,首次观察到在周原质团型绒毡层细胞外切向壁的外方,有很多直径约2-4μm,含不溶性多糖、蛋白质和抗乙酰解物质的球形颗粒,以后这些颗粒沿绒毡层细胞的径向壁进入药室,同时在小孢子壁和原生质体之间也出现了同样的颗粒。小孢子外壁增厚的同时,颗粒消失。关于这些颗粒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199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 BA对花生叶片腺苷酸含量和能荷的影响

    李玲,潘瑞炽

    去顶去根花生幼苗库叶(上位叶),经10 ̄(-5)mol/LBA涂抹处理12h和48h时,库叶ATP含量增加,分别高于对照19.4%和33.1%。ADP含量在处理后12-36h,不断增加,以后逐渐降低,接近对照水平,BA处理库叶减少AMP含量。BA促进库叶能荷值增加,调节总腺苷酸含量的动态变化。BA处理库叶12h,叶片组织和线粒体呼吸速率增加,加强了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和能量传递的过程。

    199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 拐枣果序梗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肖玲

    拐枣肉质膨大果序梗的发育过程可划分为前、中、后、未4个时期。前期为初生生长时期,内部结构类似一般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中期为维管形成层活动时期,产生了不同于其茎的次生木质部,由成片未木质化的厚壁纤维细胞、一定量的木射线及星散在其中极少数的导管组成;后期为异常分生组织活动时期,初生木质部木薄壁组织及邻近少量髓细胞转化为异常分生组织,向外产生切向排列的薄壁细胞,经扩大和切向伸长,使原导管间的距离增大,有些直接与皮层薄壁细胞相通,组成了新的束间区。向内产生新的薄壁细胞添加到髓中。这种现象从未见过报道。末期,维管组织极度退化。中期以后直至成熟,皮层和髓细胞强烈扩大、径向伸长。

    199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 芦苇叶中Rubisco对干旱生境的响应

    赵相山,陈国仓,张承烈,甘敏

    从分布于甘肃省河西走廊的沼泽芦苇和沙丘芦苇叶中提纯的Rubisco,大、小亚基分子量无明显变化,但沙丘芦苇与沼泽芦苇相比较,Rubisco的氨基酸组成中,亲水性氨基酸相对含量增加,疏水性氨基酸相对含量减少,酶分子的疏水性降低,且酶分子中可被PCMB滴定的SH基数仅为沼泽芦苇的50%。这说明,芦苇在长期适应沙丘干旱生境过程中,其Rubisco无论在结构与功能上,均发生有适应性的改变。

    199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 长芒草草原群落种群空间格局的研究Ⅲ.集聚强度和规模及其生态成因分析

    李凌浩,邹厚远

    应用统计学拟合法,Greig-smith格局分析法,DavidandMoore的丛生指标IC,负二项分布参数K等,对长芒草草原群落(StipabungeanaSteppe)优势种群空间格局的类型,规模,强度及其生态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芒草群落中的大部分种群为聚集分布,其最小面积为0.04m ̄2,最大聚块面积为5m ̄2。格局的强度可被划分为三个等级,以K参数作为格局强度的测度单位是适宜的。中,小规模格局是种子扩散和营养繁殖的结果,而大规模格局是由于环境因子影响的结果,其中地形条件可能是主要的生态成因。

    199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 矮牡丹种群结构的研究

    刘康,韦柳兰,王开曦

    延安万花山不同生境下矮牡丹种群年龄结构与表现结构的分析结果表明:天然侧柏林缘下的矮牡丹种群属稳定发展的种群,其动态符合负指数方程N=1774.014.e ̄(-0.1376T)。而在较郁闭的辽东栎林下,矮牡丹种群呈阶段性重新循环。种群平均密度和单株最大年龄与所处生境有关。种群的表现结构因样地所在的环境条件不同,种群的年龄结构不同,以及生长速度的不同而有较明显的差异。

    199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 诸葛菜的研究现状与开发前景

    肖龙,罗鹏

    诸葛菜是一种十分珍贵的野生油料作物种源。从农艺性状、种子含油量、菜苔氨基酸含量、食用安全性等方面,概述了诸葛菜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在我国开发诸葛菜系列产品,如:保健食用油、脱水保鲜菜苔、菜汁营养饮料,以及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利用前景。

    199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 低温处理对植物幼苗生长及根系ATPase同工酶的影响

    彭永康,祁忠占

    过去所得的实验表明,植物中ATPase活性变化与耐冷性有关。春小麦和番茄对低温是非常敏感的,当将这两种植物的幼苗在低温下培养时,质膜ATPase活性下降甚至消失。相反,在冬小麦中,当幼苗在低温下处理时,质膜ATPase活性增加.为了研究ATPase同工酶变化与植物耐冷性之间的关系,以小麦等四种植物为材料,在0-1℃低温下处理2天、2周和4周,然后检测幼苗根系内的ATPase同工酶,结果发现,在0-1℃培养时,幼苗根系内ATPase同工酶谱带减少,ATPase同工酶谱带变化与植物幼苗耐冷性呈一定相关性。ATPase同工酶谱带变化可能是受冷害所致。

    199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 光对小麦幼叶脂氧合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张荣平,王振镒,薛刚,高俊凤

    选用抗旱型小麦品种陕合6号和水分敏感型小麦品种郑引1号的黄化幼苗为材料,研究了光处理对小麦幼叶脂氧合酶活性和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处理后黄叶变绿,叶片中的LOX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增加,膜透性升高,IUFA升高。LOX活性与光抑制过程的恢复,光保护过程及膜脂过氧化作用有关。光诱导产生的膜脂过氧化作用是一种“准膜脂过氧化作用”。

    199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 郁金香切花瓶插期的衰老与膜脂过氧化的关系

    王华,张继澍,王飞

    郁金香鲜切花在瓶插过程中,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从瓶插开始即开始下降,花瓣在瓶插初期略有上升,第3天以后随花朵的开放迅速下降。叶片、花瓣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下降与细胞膜相对透性的增加呈负相关,与MDA含量的增加呈负相关;而细胞膜相对透性的增加与MDA含量的增加呈正相关。同时,饱和脂肪酸所占百分比增加,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下降。IUFA的下降与MDA含量的增加呈负相关。在整个瓶插过程中,花瓣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下降滞后于MDA含量的增加,膜相对透性的增大。说明膜脂过氧化是启动郁金香切花衰老的原因之一。

    199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 石刁柏自然条件下和离体培养条件下根和芽形成的比较解剖学研究

    郑平,周维燕

    在离体培养条件下,石刁柏(AsparagusofficinalisL.)茎与自然条件下的相比,茎端的解剖结构相同,所不同的是离体培养的茎,机械组织发达,木质部中导管排列不规则。离体培养的根与种子根相比变化较大。离体培养的根薄壁细胞大,根为四原型。木质部与韧皮部相对位置不规则,无明显的髓部,中柱与皮层的比例更小。它具有两种起源。其一,起源于茎基部节处,根维管束与茎维管束连接,具这类根的再生植株,移栽成活率高;其二,起源于茎基部的切口处愈伤组织,其根维管束与茎维管束不连接,具此类根的再生植株,移栽成活率低。

    1994年03期 174-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 百合花药壁层的发育及组织化学研究

    赵桦

    对生长在陕西留坝的百合(LiliumbrowniiF.E.exMiellezvarviridulumBaker)的花药壁层发育过程,特别是绒毡层的发育做了形态学观察。其结果是:百合花药壁层的发育方式为基本型。花药绒毡层属腺质绒毡层类型。在单细胞花粉阶段后期,部分花粉粒壁一侧凹陷时,绒毡层细胞内切向面上出现乌氏体。随着发育阶段的推移,乌氏体的数量有所增加。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每个乌氏体只有一个乌氏体芯。在乌氏体出现时,也可观察到花粉外壁外层的出现。到二细胞花粉时,花药开裂之前,绒毡层细胞解体消失。本文同时应用组织化学技术,对壁层发育过程中多糖类以及蛋白质等的动态也进行了观察。

    1994年03期 183-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 雄性不育杂种油菜干物质积累与养分吸收规律研究

    魏其克

    对雄性不育杂种油菜杂_(37)、杂_(35)与常规油菜品种S_(75-1)、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累积进行比较研究表明,供试杂交种较常规品种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和对氮、磷、钾素吸收累积均具有优势。不同品种氮素吸收累积量与干物质及磷、钾素吸收累积量间有不同的数量相关关系。杂交种籽粒产量与常规品种籽粒产量差异达到LSR_(0.01)极显著水平。

    1994年03期 203-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