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植物学报

  • 二棱大麦体细胞胚性无性系的建立

    吴耀武,傅杰

    对12个品种的二棱大麦(Hordeumdistichum2n=24)幼穗和6个品种的幼胚在附加500mg/L酪蛋白,150mg/L天门冬素和2mg/L2,4-D的MS培养基(M_(320))中进行了离体培养,并诱导产生出了愈伤组织。把由D_1幼胚所获得的愈伤组织转移到含2,4-D0.5mg/L(M_(305))培养基中后诱导产生出了体细胞胚性愈伤组织,幼苗和根。筛选出了体细胞胚性无性系。在长达二年的继代培养中,该细胞系仍保持旺盛的再生和分化成苗能力。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 泡桐无性系苗期叶部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魏安智,杨途熙,杨焕叶

    经对15个泡桐无性系苗期叶部性状的主成分分析表明:叶大小和叶形状是泡桐无性系苗期叶部性状差异的主要因素,作为主成分可代表叶部信息量的87%。因而在苗期选择时可作为主要参考因子。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 山白树属及其近缘属聚类分析

    傅志军

    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山白树属及其近缘属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山白树属与牛鼻栓属亲缘关系密切,可组成一族,该族与蚊母树族有着较近的亲缘。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 大麦不同生育期的耐盐性差异

    龚明,刘友良,丁念诚,贺子义

    大麦苏啤一号在不同的生育期进行盐处理对产量的影响不同。播种出苗期和花粉母细胞形成至受精结束这两个时期对盐渍较为敏感,其次是灌浆成熟期和苗期。幼穗分化期对盐胁迫相对较不敏感。播种出苗期盐处理对种子萌发率影响不大,但严重抑制幼苗的早期生长和分蘖;另一方面,花粉母细胞形成期盐处理会显著影响小孢子的发育,降低花粉活力,使结实率下降,这可能是花粉母细胞形成至受精结束这段时期对盐胁迫敏感的一个重要原因。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 草木樨状黄芪单细胞培养再生植株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张根发,李凤霞,安利佳,罗希明

    从草木樨状黄芪的子叶和胚轴诱导的愈伤组织中选取结构松脆的颗粒状愈伤组织,用液体培养基S_(12)进行悬浮培养建立了悬浮细胞系。取换液3天左右生长旺盛的悬浮系材料分离单细胞,用基本培养基S_(12)与不同浓度的植物血球凝集素组成的系列培养基MC_1-MC_6进行液体浅层静置暗培养;形成小愈伤组织后,经M_3(MS+2,4-D2mg/L,NAA0.2mg/L,KT1mg/L)培养基增殖,MR_2培养基诱导分化出苗,再经RI(1/2MS+IBA0.8-1.5mg/L)培养基诱导生根,获得完整再生植株。研究表明适量的植物血球凝集素对草木樨状黄芪的单细胞培养是有益的。本文还对影响悬浮系细胞和单细胞培养的其他一些因素也进行了探讨。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 结球甘蓝离体下胚轴愈伤组织的维管组织及管状分子

    李树贤,陈远英

    结球甘蓝(Brassicaoleraceavar.capitataL.)离体下胚轴培养初期,在切口较深层发现的维管组织结节,是由外植体维管组织衍化的。愈伤维管组织既可由愈伤薄壁细胞分化,也可由愈伤形成层分化。愈伤形成层向内分化导管分子,向外没有发现筛分子的分化。愈伤维管组织有不同的形态,起初常各不相连,后和外植体维管组织衔接。芽的再生起初和愈伤维管组织没有直接的联系,后原形成层自上而下分化,逐渐与愈伤维管组织相连接。不定根发生于维管组织结节的单向极性分化,始终与维管组织密切相关。愈伤组织中的管状分子,绝大多数都是导管分子,并且存在着大量的异状类型,构成一定的导管结构框架。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 中国蹄盖蕨属日本蹄盖蕨组植物的分类与分布

    谢寅堂

    本文报道了中国蹄盖蕨属日本蹄盖蕨组植物2系8种,有分种检索表,文献引证和标本引证以及本组植物的分布。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 渗透胁迫对棉花根和下胚轴PM脂肪酸组分和ATPase的影响

    薛刚,高俊凤

    实验结果表明:棉花根和下胚轴PM脂肪酸主要由棕榈酸(16:0),硬脂酸(18:0),亚油酸(18:2)和亚麻酸(18:3)组成。用-0.3MPa和-1.1MPa根际胁迫,棉花根和下胚轴PM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不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指数(IUFA)降低,这几种组分中棕榈酸含量上升较大,亚麻酸含量下降较大。胁迫处理使膜透性增高,脂肪酸组分发生变化,致使PMH ̄+-ATPase,Ca ̄(++)-ATP-ase,Mg ̄(++)ATPase活力降低。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 马蹄香属营养器官解剖及其分类位置的探讨

    张遂申,苏乾元,张文澄,吕海亮

    对马蹄香属SarumaOliv.营养器官的形态解剖进行了研究,首次报道该属植物叶片宏观结构;叶表皮和叶表面的微观结构;叶柄和茎的初生结构特征与次生结构特征,并与近缘属植物细辛属AsarumL.的解剖学资料作了比较研究,发现两属的叶形均为心形;叶脉都是掌状脉序;叶沿无齿都具毛;且都是单毛;气孔器都是“毛茛科”型;叶柄维管束都呈“V”字形排列;从近轴端到远轴端都是呈3-4-4束的变化;茎的初生结构与次生结构基本相似的特征,结合两属植物同属草本植物,均为3数花被,雄蕊数目相同,着生方式相似以及同属温带分布类型的特点,作者认为两属应放入同一族内。

    1994年01期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 薄荷花蜜腺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沈宗根,刘文哲,胡正海

    薄荷的花蜜腺位于花盘上,属花盘蜜腺。蜜腺由分泌表皮、产蜜组织组成,其下分布有通向子房壁的维管束。分泌表皮的角质层薄,具腺细胞特征,气孔发育正常。产蜜组织为2-3层细胞组成,与其内的薄壁组织有明显区别。蜜腺由花盘发育中表皮及其内的细胞分化发育而成。在开花前后,分泌表皮和产蜜组织的细胞内液泡和淀粉粒呈有规律的变化。蜜汁以渗透方式从表皮细胞直接渗出。

    1994年01期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 多胺和赤霉素在莴苣种子萌发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贺军民,黄维玉,王晓明,佘小平,王之

    非感光性莴苣(挂丝红品种)种子于22℃下萌发率在80%左右,而28℃下不萌发。22℃下外源亚精胺显著促进种子萌发,多胺生物合成抑制剂DFMA和DCHA明显抑制种子萌发,而DFMO无效。22℃诱导种子萌发过程中内源腐胺和亚精胺含量显著高于28℃下它们的含量。GA_3处理能诱导28℃下种子的萌发,单独外源亚精胺处理效果不大,而外源亚精胺对GA_3诱导效应有促进作用。DF-MA和DCHA能抑制GA_3诱导28℃下种子的萌发,此抑制效应又能被外源亚精胺部分逆转。GA_3处理也提高了28℃下种子内源腐胺和亚精胺的含量。

    1994年01期 3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 几种环境因素对玉米叶切块光诱导的影响

    李秧秧,陈培元

    利用液相氧电极研究了暗处理、光强、CO_2水平、缺钾和干旱对玉米叶切块光诱导的影响。发现长时间的暗处理、高光强、低CO_2浓度、缺钾和干旱均使光合诱导期拉长。影响光合诱导期的外界逆境如低CO_2浓度、缺钾和干旱也使玉米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下降,并对这些结果产生的原因作了分析。

    1994年01期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 甘肃省马衔山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的研究

    孙国钧,张鹏云,赵松岭

    分析了甘肃省马衔山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用主成分分析(P.C.A)和信息聚类(I.C.A)方法对该区系与国内其它10个有代表性地区的种子植物区系进行了对比分析。其结果为:1.该区系温带性质十分明显,是一个汇集四大区系成分的过渡带;2.该区系起源于第三纪亚热带亚高山森林植物区系,随青藏高原的隆起和中亚干旱区的形成而分化形成;3.该区系与六盘山植物区系的关系最近。该区系隶属于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华北植物地区和黄土高原亚地区。

    1994年01期 49-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k]
  • 东昆仑山及其毗邻地区蕨类植物的生态和地理分布特点

    吴玉虎,卢学峰,武素功,费勇

    东昆仑山及其毗邻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隅,约占北纬31°39′-39°19′,东经85°35′-103°04′,面积约72万km ̄2。本区的蕨类植物就目前所知有48种。隶属于13科19属,分别占全国蕨类植物总科数的21.31%,总属数的8.52%,总种数的1.92%,集中分布于本区东部的高山峡谷区。其分布区北起本区北部的祁连山东段,向南经西倾山、阿尼玛卿山和巴颜喀喇山至唐古拉山东段,呈孤形围绕在本区的东部。其中分布种类较多的科有蹄盖蕨科(3属/10种)、鳞毛蕨科(2/8)、中国蕨科(3/7)、木贼科(2/4)、铁角蕨科(1/4)、岩蕨科(1/4)等。所含种数较多的属有冷蕨属Cystopteris(8种)、鳞毛蕨属Dryopteris(5种)、岩蕨属Woodsia(4)、粉背蕨属Aleurilopteris(4)、铁角蕨属Asple-nium(4)、耳蕨属polystichum(3)等。种的地理成分分析表明:来自我国西南的山地成分在本区占全部种数的27.08%;来自华北的温带成分占18.75%;我国南北共有的成分占到43.75%。大多数种类分布于高海拔地区。其中分布于海拔3600-5000m的就有33种,占6?

    1994年01期 56-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