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植物学报

  • 棉株感染枯萎病后的几种生理变化及其与抗病性的关系

    桂美祥,黄维玉,倪煵君

    测定了不同抗病性品种棉苗受枯萎病菌毒素处理后的致萎程度和有关的生理代谢变化。结果表明:致萎程度低的冀合3016,各生理生化指标比较稳定;而致萎程度高的鲁棉6号和邯郸14则变化明显。表现在呼吸强度升高,过氧化物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活性增强,并出现了新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带。在大田中表现出一定抗病性的中棉12,某些指标却与非抗病性的品种一致。

    1992年03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6k]
  • 零下低温对小麦线粒体磷酸运转功能的影响

    王荣富,何若韫

    试验用铵膨胀法研究了小麦线粒体磷酸转运体对-15℃低温的反应。结果表明:-15℃低温使小麦离体线粒体磷酸转运体活性受到钝化,Km值增加,未锻炼(在25℃下生长5天)的品种之间对-15℃低温的反应基本上一致。-15℃低温还使线粒体蛋白质的巯基含量减少。巯基含量的减少与磷酸运转功能的下降呈极显著的正相关(r=0.986)。锻炼减缓了巯基含量减少的变化。巯基修饰剂NEM可抑制磷酸转运体的活性。试验提供了低温伤害膜功能性蛋白质的证据。

    1992年03期 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 茄碱类物质与马铃薯块茎形成的关系

    宋占午,吕忠恕

    马铃薯的黄化萌条节段和匍匐茎切段的块茎形成能力与其茄碱含量呈负相关;GA、ABA、B_9、CCC等生长调节物质对块茎形成的影响与其对茄碱含量的影响无关;光温周期不影响植株的茄碱含量。认为茄碱不是控制块茎形成的因子。

    1992年03期 5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 西北地区漆树科四属植物分泌道的解剖学研究

    马淑英,胡正海

    漆树科盐肤木属的火炬树、青麸杨、黄栌属的光叶黄栌、黄连木属的黄连木和漆树属的漆树的分泌道都是由一层分泌细胞包围腔道,其外又有多层薄壁组织细胞组成的鞘细胞所包围。分泌道主要分布于根、茎、叶、花和果实的维管束的韧皮部内。在盐肤木属和漆树属植物茎的髓部也分布有分泌道。5种植物的分泌道都是由裂生方式形成的。联系有关文献分析,分泌道是漆树科植物的一种解剖特征。

    1992年03期 180-187+253-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4k]
  • 山白树属的系统研究——Ⅲ.木材解剖与扫描特征

    付志军,高淑贞

    通过对山白树(Sinowilsonia henryi Hemsl.)木材解剖与近缘属的木材结构比较,得出山白树属与牛鼻栓属(Fortunearia)可组成1族或独立成1族。此结论与Tang(1943)和张金谈(1979)的意见一致,而不支持Tong(1930)、Harms(1930)、Schulze-Menze(1964)和张宏达(1973)等的观点。

    1992年03期 188-192+25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8k]
  • 植物提取物对小麦愈伤组织器官发生的研究

    刘翠云,李璋

    用天然植物玉米和小麦的胚根、胚芽、胚乳提取液及玉米新鲜花粉、花药,以不同浓度配比试作多种简化分化培养基:在N_6基本培养基中,分别附加25%玉米和小麦胚芽提取液各400ml/L,愈伤组织培养20天后,绿苗分化率分别为93 3%和46.7%,表明玉米胚芽效果明显优于小麦。在N_6+20%小麦胚芽提取液培养基中补加不同浓度(0、0.5、1.01.5、2.0 mg/L)的6-BA,绿苗率随其浓度的递增而渐减(29.4,21.4,14.9,14.3),而白苗略增的趋势,两者结合使用不如单一使用麦芽提取液的分化效果好。在N_6中分别添加含量为500、1000、2000 mg/L的玉米花粉组成3种培养基,其绿苗分化仍是依浓度的增加而减弱。一般以500mg/L左右绿苗率较高(77.8%),而1000—2000 mg/L时,绿苗率仅为50%—40%,且白苗率在20%—44.4%之间。生根培养基提取液浓度均为10%,小麦胚根(Ⅰ);小麦胚根、胚乳混合液(Ⅱ);玉米胚根(Ⅲ);玉米花药提取液(Ⅳ)4种。生根效果以强至弱顺序为Ⅱ(77.2%)>Ⅰ(73.7%)>Ⅲ(48.0%)>Ⅳ(23.1%)。

    1992年03期 193-198+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6k]
  • 烟草花柄离体培养中花芽分化的细胞起源观察

    陈永宁,李文安

    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cv.GeXing 1)花柄薄层细胞块或花柄切段在培养基(MS+IBA 2mg/L+6-BA 0.2mg/L)中培养12天后可观察到直接再生的花牙。石蜡切片观察表明:花芽原基起源于花柄薄层细胞块和花柄切段的表皮下细胞。此外,在花柄薄层细胞块和花柄切段的皮层薄壁细胞部位以及花柄切段的维管组织形成层区域,也观察到细胞分生中心。因此,皮层薄壁细胞、形成层细胞也可能是花芽分化的起源。

    1992年03期 199-203+258-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4k]
  • 苹果成熟期间RNA代谢的变化

    吕贵华,梁厚果,吕忠恕

    苹果在呼吸跃变期总RNA、总poly(A)~+RNA、多聚核糖体RNA和多聚核糖体poly(A)~+RNA含量都显著增加;跃变期后,总RNA和poly(A)~+RNA迅速下降到跃变期前的水平,但多聚核糖体RNA仍维持较高含量。RNA酶活性仅在跃变期后有明显升高。测定poly(A)~+RNA体外翻译活性的结果表明,苹果进入成熟期时mRNA翻译合成蛋白质的能力增加。这些结果初步说明,苹果呼吸跃变期间可能有新的转录子形成,从而指导其成熟变化。

    1992年03期 204-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 南湖菱根系的研究

    严素珍,徐祥生

    南湖菱的根包括胚根、不定根以及由不定根生出的次生根。胚根具有背地性生长,生活期短。不定根有两种:一为吸收根,它具很发达的通气组织,另一为漂浮根,在其皮层组织内含丰富叶绿体。漂浮根发生于茎节的中柱鞘细胞,它有发育良好的根冠,表皮细胞不分化为根毛,中柱初生木质部为四原型,发育方式为外始式,维管束中的木质和韧皮两部分相间排列,整个器官属内起源,可以说明这一漂浮器官是根而非叶。次生根系由两个部分组成,即内皮层相应的细胞形成根冠,而中柱鞘细胞分裂形成根的表皮、皮层与中柱。次生根对着漂浮根本质部束向外生长,其结构与漂浮根相仿佛,只是各区层数较少,结构简单。

    1992年03期 218-223+260-2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2k]
  • 土壤贮水量与油菜产量关系的模拟试验研究

    杨改河,申云霞,唐拴虎

    试验在专门砌成的池内,用人工控制土壤含水量,测定了土壤贮水的生产能力及油菜的耗水量,当一生供水170mm左右时,油菜可发育至返青;供水250mm,可发育至盛花;供水300mm以上才可获得一定的籽粒产量,此后油菜产量随供水量的增加而提高,当供水量达一定值后,产量即趋于稳定,该值在600-750mm左右,产量为200-230kg/mu。产量的增加不与供水量的增加成正比。在本试验条件下,油菜的耗水系数为3.18-1.49mm/mu·kg,水分生产效率为0.31-0.69kg/mu·mm。

    1992年03期 231-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 狼尾花化学成分的研究

    张振杰,赵秀英,刘泽平

    狼尾花(Lysimachia barystachys Bunge)为我国民间中草药,分布较广。从陕西太白山产狼尾花全草的70%乙醇提取液中,用柱层析方法得到6种黄酮类化合物。根据光谱分析(UV,~1HNMR,~(13)CNMR,EI-MS,FAB-MS)、化学方法及水解产物,它们的结构被确定为:山奈酚(Ⅰ),槲皮素(Ⅱ),三叶豆甙(Ⅲ),金丝桃甙(Ⅳ),异槲皮甙(Ⅴ),山奈酚-3-0-α-L-鼠李糖基-(1→6)-β-D-葡萄糖甙(Ⅵ)。所鉴定的化合物皆为首次自狼尾花中分得。

    1992年03期 238-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 地椒叶精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张宏利,汪佑民,张振杰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产于秦岭太白县的地椒叶全草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从分离出的51个峰中鉴定出32种成分,其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95.47%。主要成分是百里香酚(23.91%),2,4,5-三甲基苯甲醇(16.92%),对-聚伞花素(16.29%),香荆芥酚(10.56%)和邻叔丁基苯酚(9.41%)等成分。

    1992年03期 245-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 水冬瓜种子薄切片的制备和染色技术

    姚雅琴,胡东维,蒋选利,杨淑性

    对外壳坚硬、内部组织柔软的小粒种子的薄切片制备与染色技术做了研究。结果表明,先将不同发育时期的水冬瓜种子分别用浓硫酸处理一定时间后,种皮透性增加,容易按常规方法制成各种组织完备的薄切片;采用次甲基兰与复红染色,各种不同的细胞成分具有良好的分色效果。

    1992年03期 249-252+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0k]
  • 下载本期数据